華山作為著名的五嶽之一,也是秦嶺的一部分。它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守著大西北進出中原的門戶。
整個華山其實是由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岩體構成的,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南峰“落雁”、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雲外,影倒黃河裏”,人稱“天外三峰”。還有雲台、玉女二峰相輔於側,峰羅列於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
朝陽峰,在離山還有近百丈處有一天然平台,方圓百丈,猶如被人用巨斧削去一角般光滑平整。看上去,便猶如一個天然的石台,頗具道家氣息的一群建築拔地而起,華山派便坐落於此。
華山派在此立派數百年,據乃是傳承自宋代的絕世高人。當初為何選址於此,因為年代久遠,世人也不太清楚,甚至就連其門下弟子也大多不明。
華山腳下便是華陰縣,華陰縣地大人少,土地貧瘠。逾千丈的高度加上崎嶇的山路,讓門下弟子苦不堪言,一個月裏也難得下山一次。也因此,山上物資奇缺,生活艱苦。
所幸華山派作為西北一霸,常年有些過往鏢號,附近富戶供奉,這才維持下去。盡管如此,每次下山采購物資,依舊是一個痛苦的問題。
此刻,華山派主殿前青石所鋪設的演武場上,正圍站著十數人。
一塊除了一名豔若桃花的中年婦人外,其餘人等都是清一色身穿藍色布衣衣,甚至連款式也都驚人的一至。
那婦人看起來年若三十多歲,一襲淡黃花裙,白皙的皮膚仿佛籠罩著一層聖潔的光輝,讓人難於直視。
跟她並肩站在石階前麵的,是一位青袍緩帶中年男子,年紀看起來大概四十多,麵容清瘦,神情瀟灑。此刻正一手撫著頷下短短的胡須,一手自然曲肘負於腰後,一派宗師風範。
他正是華山派現任掌門嶽不群,跟他站在一起的是他的結發妻子寧中則。今天,是他們華山派每三個月考校門下弟子練武進度的日子。
而今嶽不群正鄒著眉頭,跟其他人一般,注視著前方演武場中比劍的兩人。
演武場中,兩名藍衣男子正手持利劍,各展所學,互相切磋。
其中一人年紀大概在二十五六間,長方臉蛋,劍眉薄唇,身形高瘦手中之劍時如靈蛇一般、時如蛟龍一般靈活自如,行雲流水的劍招綿綿不絕,讓此青年顯得瀟灑從容,氣度不凡。
在劍招帶動下,無論步伐、身法、輾轉騰挪,一絲不疚,功架十足,盡現宗師風範,顯然已經在這套劍法上下過不少苦功。乍看起來,仿佛不是他在與人對招,反似自己在一招一式演練劍法一般。
此人便是嶽不群門下的大弟子,複姓令狐,單名一個衝字。幼時父母雙亡,被華山派掌門嶽不群收為首徒。
如今跟他對劍的卻是華山門下三師弟楊煙寒。與他相比,他的對手,同樣二十餘歲的楊煙寒,就顯得狼狽萬分了。
雖然身形看起來比令狐衝壯碩許多,但是在令狐衝華麗的劍招下,楊煙寒莫抵擋了,甚至連一招完整的招式也施展不出來。隻能依仗對這套劍法的熟悉,艱難地,一劍一劍拆解著揮舞在自己身前身後無數的劍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