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2章 說服(十五更)(1 / 2)

“小王爺,你可知道一百多年前蒙古人曾經兩次東征我們日本,結果都大敗而回?”在大內義豐緊張地注視下,大內政弘沉吟了一下,神色嚴肅地望向了李安民,很顯然他不想束手就擒乖乖地向大明投誠。

“政弘閣下,本王從小就從父王那裏聽說了蒙古人東征的事情,如果不是兩次東征都遇上了風暴的話,輸贏還尚未可知。”

李安民聞言不由得微微一笑,有條不紊地回答,正如李雲天先前所預料的那樣,倭國人果然拿當年蒙古東征倭國失敗的事情與此次大明的征討相比較。

“政弘閣下,你覺得大明水師與蒙元水師相比如何?”隨後,李安民不動聲色地開口問道。

李安民這次自然是有備而來的,對大內政弘這種聰明人必須要打消其僥幸心理才能迫使其臣服,因此他早已經準備好跟大內政弘來一場辯論。

如果擁有強大的實力作為後盾,那麼紙上談兵就能折服對手,使得對方不戰自敗,這是李安民此次前行的目的。

當然了,李安民來見大內政弘冒著很大的風險,天知道大內政弘會做出何種選擇,如果他選擇忠於幕府的話那麼李安民很可能會被扣留軟禁乃至被殺害。

不過,要是能說服大內政弘投誠,那可就是大功一件了,李安民需要軍功在水師立足,故而義無反顧地前來勸降大內政弘。

大內政弘聞言頓時沉默了,蒙古人之所以橫掃天下依靠的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騎兵,當年忽必烈下令兩次東征的時候蒙元根本就沒有水師,第一次東征倭國的事情南宋的江南等地的造船廠還在宋軍手裏,因此東征部隊所乘坐的船隻是臨時拚湊起來的,根本無法與明軍水師相提並論。

雖然大內政弘不願意承認,但大明擁有著當今世上最為強大的水師一事是事實,每年不僅有船隊來往大明和倭國之間進行商貿,而且他還知道明軍的水師曾經把參戰士兵運到遙遠的波斯灣,使得李雲天最終隻會大明和帖木兒帝國聯軍擊敗了強大的奧斯曼帝國。

大內政弘非常清楚明軍水師的強大,他見過來山口港運送貨物的明軍船隻,是形體龐大有著堅固龍骨的海船。

而蒙元第二次東征倭國時,投降蒙元的南宋降軍所乘坐的船隻是平底的河船,根本無法承受住海上的風浪。

單單從船隻的性能上明軍水師就比當年蒙元東征時強上不知道多少倍,這就使得橫在大明與倭國之間的大海無法成為明軍征討倭國的障礙。

另外,明軍選擇避開八九月颶風頻發季節,使得在海上遇到風暴的幾率降低了許多。

李雲天讓講武堂與倭國通商,除了掌控倭寇的經濟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熟悉通往倭國的海道以及沿途的天氣變化,為將來征討倭國做準備。

大內政弘是一個聰明人,當得知大明要征討倭國後就意識到被倭國當做屏障的大海無法成為阻撓明軍前進步伐的障礙,他很清楚李雲天的為人,知道李雲天從不打無把握之仗,這意味著明軍與倭國的貿易航道將成為明軍水師進攻倭國的路線。

“政弘閣下,大明對此戰勢在必得,集結的兵力超過了三十萬,準備分東、西兩路同時進攻,率先拿下九州島,你認為九州的那些大名在經曆了先前的戰亂後能抵擋多久?”

李安民瞅了一眼眉關緊鎖的大內政弘,不動聲色地問道,他並不怕把明軍的作戰計劃告訴給大內政弘,因為明軍的攻擊即將展開,大內政弘就算是知道了也無力應對。

“三十萬!”聽聞此言,一旁立著的大內義豐頓時吃了一驚,九州的大名無論如何也無法擋住三十萬明軍的進攻。

尤為重要的是,李雲天指揮的部隊絕對是明軍的正規軍,不像當年蒙元東征時臨時拚湊起來的部隊,這就是使得軍隊有著非常強大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大內政弘的眉頭皺得更深了,與大內義豐不同他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那就是九州島北部的女守護大名山口惠子,確切的說是藤堂靜子。

山口惠子也在這次東、西軍混戰中漁利不少,成為了守護三國的女大名,其領地包括九州島南部的大隅、日向和四國島西部的伊予。

另外,薩摩國有一半地區在山口惠子的實際控製下,其實力在倭國大名中名列前茅。

其中,四國島西部的伊予對大內政弘有著巨大威脅,因為他在本州島上的領國周防與伊予隔海相望,而得到李雲天支持的山口惠子麾下的水軍是倭國各大名中最為強大的,甚至裝備有三層甲板的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