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殿名稱的更改在預料之中,所以並沒有引起太大的慌亂,但是賢貴妃卻忙著安插人手了,她知道等這些事情塵埃落定後宮就要進人了。樂—文
她要趁著手掌宮權為以後做準備,誰也不知道以後誰會分到哪個宮殿,這些人能幫到她最好,幫不到也沒事,以備不時之需。
等宮殿名稱剛剛確定,禮部的人又上了第二道奏折,言,後宮嬪妃級別製度混亂,宮女太監人員鬆散,消耗極大……總之一句話,品階要重新完善指定,此話一出,群臣振動,後宮那是皇上的家眷,那可不是臣子插手的地方,不過誰都知道禮部現在是皇上的心腹,所以這還是皇上的意見,也因此群臣也沒有哪個傻帽敢冒頭找皇上的茬,都沉默無語,其實這時候完善他們心裏都很高興,他們有很多都打著讓自家閨女進宮的注意呢!
上次動亂後宮死了好多嬪妃宮女太監,急需補充人手,要是自家閨女萬一被選上那就是一步登天,就算是最低等的嬪妃隻要能生下皇子後裔那就一輩子富貴了,他們不指望閨女提攜家裏,隻要偶爾在皇上耳邊吹吹枕頭風那就好了,誰都知道外戚經過了前朝和當今幾乎已經不會存在了。
相對於大臣的高興,賢貴妃和歐陽心卻很擔心,分了級別誰曉得會不會有比她們級別高的?要知道她們兩的家世都不顯赫,一個靠資曆(賢貴妃是盛元帝最早的女人),一個靠外家(當時盛元帝想拉攏歐陽心的母家)。
就算在以前的五妃裏她們兩的家世也最差,要不是生的孩子多而且活了下來,又跟世家沒多大的牽扯不然她兩能不能活著還是個問題,但是到如今,她們也隻能認命了,相對於歐陽心的淡定,賢貴妃卻心驚膽戰,因為她害怕那兩個太妃插一手,她現在有子又是後宮第一人,要是品階變動,從高處跌下來,她沒事,大皇子也會有事!想到剛剛接到的消息,賢貴妃眼裏飄過一絲狠辣,暫時不易輕舉妄動,她忍!她以後一定要把那幾個賤人千刀萬剮!三千六百刀才能消氣。
果不其然,消息沒過多久,盛元帝就準奏,並且商定了後宮嬪妃的品階人數,還有各品階嬪妃侍候的嬤嬤宮女太監人數。
皇後,1人,嬤嬤2人,一等宮女4人,二等宮女8人,太監總管2人,太監4人,粗使雜役16人。居長春宮。
皇貴妃,正一品,1人(位同副後,一般有皇後就沒皇貴妃,沒皇後就會有皇貴妃)嬤嬤1人,一等宮女4人,二等宮女4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4人,粗使雜役14人。居景仁宮。
貴妃,從一品,2人,嬤嬤1人,一等宮女2人,二等宮女4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4人,粗使雜役12人。
四妃(賢良淑德),正二品,4人,嬤嬤1人,一等宮女2人,二等宮女2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4人,粗使雜役10人。
妃,從二品,6人,嬤嬤1人,一等宮女2人,二等宮女2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10人。
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三品,9人,嬤嬤1人,一等宮女2人,二等宮女1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8人。
貴嬪,從三品,10人,一等宮女1人,二等宮女2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8人。
婕妤,正四品,12人,一等宮女1人,二等宮女2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8人。
榮華,從四品,14人,一等宮女1人,二等宮女2人,太監總管1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8人。
婉儀,芳儀,芬儀,徳儀,順儀,正五品,16人,一等宮女1人,二等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8人。
嬪,從五品,16人,一等宮女1人,二等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4人。
小儀,小媛,正六品,18人,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4人。
貴人,從六品,18人,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4人。
才人,美人,正七品,18人,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4人。
常在,從七品,無人數限製,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4人。
答應,正八品,無人數限製,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2人。
承衣,更衣,從八品,無人數限製,宮女2人,太監2人,粗使雜役2人。
秀女,無品級,無人數限製,宮女1人,太監1人,粗使雜役2人。
另外因為賢貴妃的賢封號與四妃中的賢一樣,因此賢貴妃依然是貴妃隻是換個封號,改成明字。
當聽到這個消息時,歐陽心快笑死了,這盛元帝擺明是在敲打貴妃嘛!
“明”其一:清楚,清晰,通透的意思。明目張膽,明察秋毫,明知故犯,明智,明顯,明亮等等。人與事均離不開好與壞,對與錯,真與假等陰陽之中。也就是說,陰陽不失協,為之明(做事,做人都不要失協於陰陽當中,以陰克陽,以陽克陰,該陽則陽,當陰則陰。以陽克陽,若無法勝於陽,若不及時以陰相補,畢然引火*。陰陽相協可適於生活,工作,交際等之中。)明明之中有注定,其實也就是說明,陰陽相協之中有注定。
其二:未來,時間的意思。明天,明年,明後等。日月調轉為這一天(不對於南極之說)它在這裏代表著的是時間,未來是無數個日日月月,也是由日月相生而成就。
諡號明:照臨四方曰明;譖訴不行曰明;思慮果遠曰明;保民耆艾曰明;任賢致遠曰明;總集殊異曰明;獨見先識曰明;能揚仄陋曰明;察色見情曰明;容義參美曰明;無幽不察曰明;聖能作則曰明;令聞不已曰明;奉若天道曰明;遏惡揚善曰明;視能致遠曰明;內治和理曰明;誠身自知曰明;守靜知常曰明;至誠先覺曰明;遠慮防微曰明;懿行宣著曰明;智能晰理曰明;昭晰群性曰明。
這稱號說好也好,說壞也壞,主要看用的人怎麼想了,但是就貴妃那小氣的樣,歐陽心真不相信她能懂那意思,她估計也就以為她安插人被盛元帝發現了,其實恐怕盛元帝是在抬高也是在敲打她,隻要大皇子還活著就不可能有人越過她,但是她會明白嘛?歐陽心想她這會估計在摔東西吧,可憐了那些瓷器,這些在以後可是古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