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隱姓埋名(1 / 2)

半晌,秋媽媽才道:“這麼好的曲子,隻是可惜她不肯拿出來唱。”

青青對秋媽媽道:“嫣然明日便會唱,還請媽媽幫襯著在玉燕堂收拾出來一方地方給嫣然。”

秋媽媽看了看青青,仿佛半晌之後才相信一般,對青青道:“我這便去,你讓玉燕堂不一樣了,這也是你的功勞。”

青青笑了笑,看著秋媽媽走遠,仍舊在自己位置上坐了。

第二日,清茗卻找了青青道:“姑娘,我唱不出。”

青青問道:“為什麼?”

清茗道:“因為我太了解姑娘了,我唱著總覺得心裏空落落的,我從來都不知道姑娘心裏是這樣的空。”

青青笑了,指著玉燕堂收拾好的一切,道:“都等著你呢,況且你要讓咱們好容易付出的一番心思付之東流嗎?”

清茗道:“我用念得。”

青青點點頭。

玉燕堂還是往日的情境,並沒有人專程前來,隻是嫣然的琴聲一響,玉燕堂內的聲色犬馬都猛然停了,眾人都看向她去。

嫣然背後拉著一張屏風,清茗在屏風後麵,幽幽念著她的詞句。

青青在後院,背靠著院中立著的一棵榕樹,在樹蔭下隨手像翻著落葉一般翻著一張紙,一張空白的沒著絲毫墨跡的紙。

前院的琴音在後院悶悶的回旋著,還有清茗的字音:“木箭已朽,入土三分厚,舊時城門斜陽弄,石板輕重,叨念一片愁腸,兩滴清淚,幾人分離幾人逢?白駒早走,往生兩厘重,昔日塵夢醉酒盅,觥籌深淺,絮躁煢煢老嫗,孑孑殘緒,猶解思礙猶解情。”

青青也是後來才聽清茗說,秋媽媽那日便抹了把眼淚,玉燕堂那一日都不像個煙花之地,他們還換上了青青題的牌匾,那三個“玉燕堂”的字,凋敝但孤高,在那條弄巷裏新的晃人的眼睛。

自此而後,玉燕堂的深巷漸漸有些文人才子抑或是無甚才學隻懂附庸風雅的官家子弟前來,轉眼倒不似青樓妓院該有的風貌,而像極了詩詞聚結之處。

玉燕堂的清歌雅調之命漸漸傳出去,這在青青是毫不意外的。

轉眼間日子已去了大半月有餘,清茗總是問:“這道什麼時候才成?”

青青也隻是搖搖頭。

清茗便知曉這不過是個開始,後麵的事,又是誰能料定的。

但這一日便有小丫頭來,讓青青備好酒席,說是要迎一位貴客,那客人親自拜了帖,說要見一見嫣然,嫣然瞧了那帖子,許是上麵的字確有幾分力道,不像個白字的粗俗人,便破天荒的回了這帖,而今客人便來了。

青青對小丫頭道:“姑娘盡管放心。”隻是自己經開始沒來由的慌亂起來,卻想著自己今日竟怪了,許是被嫣然此舉所驚罷了,便也沒有在意。

有道是塵緣未斷猶有線牽,青青不知次日所來之人,正是布衣打扮隱姓埋名的吳沛生。

晚間,清茗便忙活著便與青青閑話:“嫣然也不知是怎麼想的。”

青青道:“怎麼?”

清茗答道:“她素來不理會什麼拜訪求見的,今日倒是破天荒。”

青青道:“許是那人是個真有才識見聞的吧。”

清茗道:“這幾日有才識見聞的人,來得還少嗎?倒不曾見她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