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劍秋一聽來了精神,迫不及待地問道:
“咱們那房子有過楊無敵的故事?沈哥,給我講講,說不定咱那藥店開起來以後,還借得著這些故事給咱生財呢?”
沈三兒道:
“我也是聽楊四爺念叨給我的,我給你說一個,你聽聽有沒有用?”
龍劍秋道:
“要是在這間屋子裏發生的真人真事,那才好呢?你先說說看!”
沈三兒想了想後說道:
“‘楊無敵’(指楊祿禪名福魁)是河北永年縣的一個農民,幼年拜河南陳家溝陳長興為師,出師後有一段時間曾來北京張公館充當護院武師,由於他當眾打敗了該公館的兩位武術教頭,在京城之中名聲大震.後來他被聘為旗營(軍隊)的武功教官,就住在教坊營的咱這間房子裏.
當年,‘楊無敵’名氣很大,經常有武俠前來拜訪.一天,他正在靜坐,忽然來了一個和尚,他就親自到門口去迎接,隻見和尚六尺多高,魁梧壯實.那和尚見麵向楊祿禪拱手表示傾慕,‘楊無敵’也就很謙遜地表示敬意.突然,那和尚出拳向‘楊無敵’當胸襲來,楊則略一含胸,急用右掌抵擋和尚的來拳.隻見那和尚像閃電一樣摔出,一直被甩到屏風後麵方跌翻在地,過了好一會兒才緩過氣來,好像是被重拳所擊。那向和尚忙向‘楊無敵’道歉說:‘和尚鹵莽,請原諒!’‘楊無敵’請他坐下,攀談之中方知這和尚名叫清德,乃是少林武僧.和尚向‘楊無敵’問道:‘剛才我乘您不備突然襲擊於你,卻為何不能得逞?望告知.’楊說:‘刻刻留心也’那和尚又問:‘您出手為何這樣快?’楊說:‘發勁如放箭也.’和尚又向‘楊無敵’請教太極拳的奧妙,楊始終不答。
這時,隻見一隻燕子飛進簾內低低地繞近身邊,‘楊無敵’起手一抄,抄在掌上,向和尚道:‘這鳥馴服於人,咱跟它玩玩!’說話間,他右手托著燕子,用左手撫摸它,然後讓燕子飛走.燕子雖振翅欲飛,但因‘楊無敵’的手掌稍稍地起伏舞耍,那燕子竟不能飛去.如此反複三四次,和尚非常驚訝的問道:‘你這是什麼神術呀?’‘楊無敵’笑道:這是因為,無論何種鳥雀要想起飛,它首先必須要先用腳蹬上勁,而我讓燕子的腳總是虛著,找不到著力的地方,所以它隻能來回的撲騰。‘楊無敵’又撫摸小鳥,再讓它飛去,此鳥仍是不得飛走。和尚欽佩得五體投地道:‘我雲遊四方十幾個省,走南闖北,從來沒有遇到像您這樣武藝高超的!您真是名不虛傳呀,真乃楊無敵也!’”
龍劍秋鼓掌笑道:
“嘿呀!太精彩了!噯,沈哥,您剛才說那少林武僧和尚他叫什麼名字?”
沈三兒道:
“他叫清德大師,怎麼?你認識他?”
龍劍秋笑道:
“哈,我怎能認得他?我是想,他那麼崇拜‘楊無敵’,那麼,為‘楊無敵’揚名者肯定是非他莫屬了.因此,當我們這個藥店開起來以後,要在這一帶大張旗鼓地講這個典故,要拿‘楊無敵’替咱們招攬生意.其實,這裏最有說服力的,也必定是那個清德大師了!所以,要喚起人們對咱藥店的注意,莫過於公開打出那個和尚的招牌來不可!”
沈三兒道:
“你是說藥鋪起名時就起那和尚的名字?——那還不如咱直截了當的叫什麼‘楊無敵’來得明白!”
龍劍秋笑道:
“不不不!那樣不好,‘楊無敵’乃一代宗師,他怎能自吹自擂呢?不如叫‘清德堂’好.因為,一提起清德大師就能說起這段典故來,把這段典故當笑話說,一傳十,十傳百,人們都知道這藥鋪的前身是‘楊無敵’住過的下塌之所,從此,咱這‘清德堂’就‘界著門縫吹喇叭——名聲在外’了!哈哈哈!.”
沈三兒聽龍劍秋說得有道理,便道:
“好,就依你!看不出,你竟是一個小孔明!自明天起,就由你來打理‘清德堂’的修繕及所用物品的采買,這些錢裏你先拿去一千塊,等花完還不夠時咱再商量,好不好?”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