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王八茶館(3 / 3)

說到這裏,老者將醒木一拍,那象流水般帶著京腔書韻的說書聲嘎然而止,停頓之餘,他兩眼中放射出爍爍光芒。接著,台下觀眾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掌聲.忽見那台上的說書人李鑫荃,也將那醒木拿起,“啪”地一拍,接過那老頭的評書話尾說道:

“仙長邁步轉樹,以柏樹為中心地點,童林隨在後麵,一連轉了三個彎兒。仙長止步,叫道:‘童林,你按此法,若要作成,天下敵手甚少,此乃我二人平生之絕藝。此樹即汝之師,汝用心轉樹,日久必當有效。’童林答道:‘老師,弟子轉到何時方有經驗。’銀髯仙長微笑,用手指樹,說道:‘此樹若要追你,便當有效。’童林搖首道:‘恩師言之差矣,樹乃是植物,豈能追我呢?’銀髯仙長瞋目說道:‘住口,佛經有雲,鐵打房梁磨繡針,工夫到了自然成。’童林不能違背,隻得轉樹,習以為常。不知不覺,晝夜苦功,已是三年,那柏樹四周圍竟被童林用腳硬生生走出兩道深溝!”

早場散場後,李三與龍劍秋才從福海居茶館裏出來.龍劍秋趕快向李三打問那憋在心裏老半天的問題:

“三哥,你說那位李鑫荃用毛巾把醒木重新蓋上後,又將扇子橫在毛巾之上,反過來用眼瞅那座位上的老頭兒.這老頭兒趕忙從凳子上站起身,將扇子拿在手中,轉身衝觀眾就替他說了一段《雍正劍俠圖》的第二回,這是怎麼回事?”

李三道:

“這就是江湖上的一種規矩.江湖上無論金、皮、彩、掛、評、團、調、柳哪個門哪個派,都有他約定熟成的規矩。凡未經過師的藝人,因他不懂其中的規距,就甭想吃成這碗飯.就拿那個聽書的老頭兒來說吧,別看咱們倆不認識他,他肯定是這‘吃開口飯’行裏有點來頭的人物.今天他通過‘攀道’敢來考問那個說書的李鑫荃是否拜過師,就說明了這一點.當李鑫荃見他來過這一出之後,竟然不慌不忙的說道‘扇子一掄戰長沙,周王指點江湖俠,隨後,反過來又用毛巾把醒木重新蓋上,並將扇子橫在毛巾之上,就說明李鑫荃不僅僅是個行家,而且還是個久經江湖的硬茬老手.這就是所謂的‘反攀’,明著是讓這盤道的人把醒木上的毛巾給拿開,其實另有用意。盤道的這時按著江湖規距專有他一套答詞兒,亦是伸左手拿扇子,然後說:“一塊醒木為業,扇子一把生涯,江河湖海便為家,萬丈波濤不怕。”然後再把那毛巾拿開放在左邊,右手拿起醒木說:“醒木能人製造,入在三臣門下。”說完一拍醒木,緊跟著必須替這說書先生先說下一段書來,等說完了這段書幫完了場子然後才能走。如若說,這盤道的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對於江湖規距隻是一知半解的話,反過來不太會說這套詞兒怎麼辦呢?按規距,他得包賠人家一天的損失,這就叫攜人家不成,反而折(念蛇音)了鞭!”

龍劍秋聽了,又驚奇的問道:

“哎,三哥!這裏的事兒您怎麼知道的那麼多?”

李三笑道:

“你別忘了,那年我跟師叔醉鬼張三爺去他家住了三個月,沒事時,就跟他一起去喝茶聽書,他可是闖蕩江湖老幫子了,有什麼不懂得?哈哈!這些,都是從他那兒躉來的!”

龍劍秋也笑道:

“噢!——我倒忘了這茬兒了.哎!三哥,前麵我看就到了沈三跤場了,咱們去看看?順便我把羅師父回家的事跟他說一聲.”

李三道:

“正好,我也早就想結識結識他.走!”

說著,二人就大步流星奔向了西頭跤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