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義結滿八爺
清晨醒來,龍劍秋見夥計許六已將院落打掃幹淨,師父正在西牆根那練太極拳,便走上前給師父請早安.羅良君拿出兩個石球順手遞給他一個道:
“青鋒,咱正骨醫生不比旁科大夫,除了要有精妙絕倫的技術而外,還必須要有超人的膽魄和力量,這平時都需要練!”
說著,便練給他看.龍劍秋看師父手托著那四十多斤的石球如玩耍棉線球一般,使起那“蘇秦背劍”“張飛騙馬”“仙人過橋”等毫不費力.那石球就象粘在他身上的一樣,輕鬆自如.他就學著師父的模樣一招一式的練了起來,就這樣,龍劍秋每天早晚練習彎腰、下腿、耍太極球等基本功,平時同師父一起坐堂、出診,看病熬藥,習學正骨按摩之術.
那“聖手神醫”羅良君不愧是名不虛傳的“聖手神醫”,他正骨行醫完全靠的是手感、技巧和祖傳秘方,講究“眼看手摸,捏拿揉拍”;無論病人傷在何處,傷輕傷重,他隻要用手輕輕觸摸,聽其傷處細微的聲響,觀察病人麵上的表情變化,再用手指的力度來感覺受傷部位的寒熱程度,就能分辨出來是骨斷、骨碎、骨歪、脫臼、錯縫、扭筋或是軟組織挫傷來。
他每給病人正骨,就象變戲法一般,當初診確定病情後,他會分別不同病人的身心狀況,靈活采取巧妙手段來分散或轉移病人的傷痛注意力,然後乘病人不備,一腳踢去或一掌擊去,令患者在驚怒中或一轉身間,手到病除,竟讓癱瘓多年的病人起死回生,站起身就走.
龍劍秋看在眼裏,喜在心中.於是乎對師父的技藝產生了濃厚興趣.啟初,師父教他摸病人的骨頭,並且以自家身體為例,教給他家傳《骨經》,如成人有骨206塊.其中頭骨有29塊,腳骨52塊,關節66處、肌肉639條、韌帶龍劍秋每每聽師父傳經說道就如獲至寶,過耳不忘;隻要手一粘人體,就似著了魔的一般,數骨、背骨、摸骨,也是“功到自然成”,不到三年時間,他就把那人身各處指摸得既輕又準.
師父見他天資聰穎又肯用功,心中大喜,便接著又將那祖傳點穴醫病之法手把手的傳授與他.又不到四年,他就把那用手指取穴點穴的點、按、捏、拿、叩、觸、推、擊等衝刺穴位和經脈路線,練得滾瓜爛熟、了如指掌,達到平常時節就能替師父坐堂出診的程度.
時光壬冉,一晃龍劍秋來到診所已有七年,他已長成十八歲的英俊郎中了.
一天,羅神醫高興,就將那羅家正骨的獨特療法對龍劍秋掰開揉碎的細細講解,他正說到“骨當正,筋當順,瘀血散,氣血通,正骨理筋手法靈,手到病除見奇功”,“順行者氣血通,逆行者氣血阻”之時,忽見診所門前來了四名軍士大漢抬著一副臨時現綁的擔架,吵嚷著要看醫生.羅良君聽到動靜走出門外,看那躺在擔架上的病人原來也是個軍人,大高個子,身高約有一丈,大塊頭兒,大方臉龐,滿臉絡腮胡子,把那擔架壓得象倒羅鍋彎著腰.羅良君伏身看他那傷處,卻是右腿肚子和右腳趾都衝了後,便道:
“別吵吵嚷嚷的,——這是剛從天橋摔跤場抬來的吧!”
“你怎知道?”
那抬擔架的軍士問.羅良君輕蔑的答道:
“我怎能不知道?這是滿八爺造的傷,沒錯吧!——你們肯定是給他踢場子去了,沒錯吧!”
“你怎知道?”
另個抬擔架的軍士問.羅良君板著麵孔答道:
“這傷難治,叫‘回頭鼠’,治不好會落下殘疾,光正骨就得十塊錢!”
“謔!你這是楞人啊!怎麼那麼貴?——我們爺們兒是總督府衙門的人,你”
“我不管你們是哪兒的人,我隻認錢,有錢,我就給你治病;沒錢,對不起您哪,您另請高明吧您哪!”
羅良君仍板著麵孔說道.又一個抬擔架的軍士接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