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1 / 3)

皇帝登基之後一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太平盛世,一派詳和景象。

太上皇的千秋節快到了,皇帝和皇後和往年一樣盡心操辦,務必要讓老人家的生辰過得喜慶又隆重,盡善盡美,無可挑剔。

皇帝下朝回來,和皇後坐在一起,細細看起太上皇千秋節的諸般安排,“……父皇愛惜民力,總說生辰不要太過鋪張,前兒個還把我叫過去了呢,吩咐要簡辦,說雖是太平盛世,太倉存糧存銀也是有數的,若太過侈糜,戶部也是為難的。何苦為了他一人,耗費數不清的財力物力人力……”皇帝一邊看,一邊和皇後說著話。

阿昰還小,皇後舍不得他獨自居住,故此還是和皇後一起住在清寧宮的。聽到皇帝的話,阿昰痛苦的皺著眉,好像在想什麼令他很為難的事。

“阿昰,你怎麼了?”皇後心細,看到小兒子模樣不對,趕忙問他。

阿昰幾經掙紮猶豫,小臉蛋上現出堅決的神色,“父皇,母後,等等我。”咚咚咚的轉身跑了。

“阿昰這是要做什麼啊?”皇帝納悶。

皇後是最懂得阿昰的人了,可是一時之間也沒弄明白小兒子這是怎麼了。

過了一會兒,阿昰吃力的抱著兩個大撲滿進來了,後麵跟著內侍宮女要獻殷勤替他拿,他不讓,“這是我的撲滿,我抱得動。”費勁扒拉的抱著兩個大撲滿進了殿門。

皇帝心疼,大踏步跨過去,到了他麵前。

“父皇,給你。”阿昰靦腆的笑,“祖父過千秋節用。”

皇帝感動極了,“阿昰是要把你存的錢給祖父過壽的時候用麼?”

“嗯。”阿暋酢跬罰?芏?碌難?印?lt;br>

皇後也走了過來,一臉驚訝,“阿昰你很看重這些個存錢罐呢,沒想到這便獻出來了啊。”

“戶部沒錢呀。”阿昰一臉認真,“戶部為難,父皇也會為難的。”

皇後和皇帝一起感動了,“我們阿昰是聽說戶部為難了,便想添出自己的私房錢,既不讓戶部為難,又讓祖父熱熱鬧鬧的過了千秋節,還不讓父皇為難,對麼?阿昰真是懂事孝順的好孩子啊。”

阿昰被他的父皇母後誇獎著,有些扭捏起來。

“難得,難得。”阿昊從外麵回來,很是感慨,“我們的小財迷阿昰能把他的撲滿獻出來,這可是件大事啊。”

要知道,阿昰這幾年對他的撲滿那是很重視的,隻要有機會,便惦記著把撲滿裝滿。裝滿了之後

珍愛的藏起來,再裝下一個……

愛笑的阿昰這會兒卻板起小臉,“我才不是小財迷!我是……”他眼珠轉了轉,想到了什麼,高高興興的說道:“我是勤儉節約,積少成多,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阿昊淺笑,伸手揉他的小腦袋,“不簡單啊,會說這麼多成語了。”

“那是。”阿昰驕傲的昂起頭。

清寧殿中傳出一陣陣歡快的笑聲。

這件事令得皇帝很是感動,帶著幾個孩子去向太上皇請安的時候特地說了出來,太上皇也很高興,叫過阿昰,撫摸著他的頭頂,滿臉欣慰喜悅之意。

“祖父,哥哥姐姐在商量給您送什麼做壽禮,阿昰也在想。”阿昰乖巧的告訴他。

太上皇微笑,“好孩子,這已經是最好的壽禮了。”

他還需要什麼金銀珠寶不成?阿昰的這份心意,已經勝過稀世奇珍。

“好省錢。”阿昊一本正經。

“太省錢了。”阿昕也笑。

兩個撲滿裏才能裝多少錢啊,阿昰這回可是省了不少呢。

“所以,阿昰最後還是省錢了麼?”阿暘如夢方醒。

太上皇、皇帝等人都開懷的笑了起來。

阿昰偎依在皇帝身邊,笑的很不好意思……

太上皇過千秋節,皇室宗親等自然是要獻壽禮的。已經出閣數年的八公主當然也不例外,她親手給太上皇繡了一幅觀音圖,繡工極為精致講究,圖上的觀音聖潔而又慈愛,柔美可親。

林沁送給太上皇的壽禮卻是很特別,“我把小阿昳送給您!”太上皇聽的精神一振,“阿沁,你舍得把小阿昳送到溫寧宮麼?那可真是太好了。”林沁陪笑臉,“當然不是以後就送到溫寧宮養著了,是來陪您幾天,陪您幾天。”太上皇歎了口氣,“就知道你和煜兒沒這麼好。”雖然好像很下氣的樣子,太上皇心裏還是很高興的,命令高元煜和林沁帶著小阿昳到溫寧宮暫住數日,“不用送禮了,讓朕多看看小阿昳便好。”

小阿昳住在溫寧宮的這幾天,柏太妃、於太妃和另外兩位太妃一個比一個興奮,從早到晚圍著小阿昳打轉。尤其是柏太妃,瞧見小阿昳便移不開眼睛了,眉花眼笑,喜之不盡。不光柏太妃,連於太妃都是怦然心動,“這孩子也太招人喜歡了,要不咱們設法把孩子偷過來吧?”於太妃本是開玩笑的話,柏太妃卻認真了,忙道:“這可不成。煜兒把小阿昳當寶,離了她飯都吃得不香,覺都睡不安穩。咱們看看就行了,過幾天還把孩子送回去。”於太妃驚訝的看了她一眼,“你想開了啊。”柏太妃臉色微紅,“到了這時候,我還有什麼想不開的?咱們幾個人年輕時候就說的來,老了一起做個伴,隔三岔五的見見兒子、孫女,豈不是很好?何苦鬧來鬧去的呢,倒把和孩子們的情份鬧得淡了。”於太妃聽她這麼說,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