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麵(1 / 1)

天才壹秒記住風雨小說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猶記得,第一次看武俠小說是在初二(似乎是下半學期,剛好步入2000年),當時是看了電視劇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雕俠侶》才去書店找到小說看的。

這一看就發現武俠小說的世界真心神奇,從此一發不可收拾起來,金庸的看完了,古龍、梁羽生、臥龍生、雲中嶽、陳青雲、李涼等等,還有無數黃色封麵寫著黃易著不知道真正作者是誰的小說。

看小說把成績看差了不少,倒是語文成績漲了些許。

第一次網絡上看小說是看臥龍生的《天涯俠侶》,當時看了前麵半部後麵的在好多家書店找不著,心癢難耐之下跑到學校一教師開的一間名為“電腦學習室”實為網吧的電腦上找起《天涯俠侶》來。

當時找的網站是《斷橋殘雪》,現在早不知道消失在哪個角落了。隻記得看時終於可以追讀下去的感覺極是爽快,同時又很是心痛,網吧裏看小說可比租書貴多了。

這時候,是高一。

高二時終於看網絡小說了,第一部第二部是《飄渺之旅》、《天魔神譚》,之所以不知道哪部第一,哪部第二是因為當時是同時租了這兩部,書店老板極力向我推薦的,說比武俠小說好看多了。

這一看,果然是比武俠小說有吸引力太多了,然後就舍武俠小說看修仙、奇幻類小說了,當時有不少同學天天在那個“電腦學習室”裏在《傳奇》的世界裏奮鬥不止,我卻獨愛小說,上課可以不帶,手上卻不能沒有一本小說。

晃晃蕩蕩的就上起大學了,上網時間多了就知道原來還有、幻劍等這樣的網絡站的存在,但沒多久卻是有一段時間放棄小說了,因為跑去玩《奇跡》了。

相比《傳奇》,《奇跡》更符合我的審美觀,當時剛開學沒多久就和一哥們天天白天曠課,晚上通宵,這哥們高中時也是和我一起看小說的,很是誌趣相投。

《奇跡》玩了有兩個月吧,後麵升級慢了就不愛玩了,再然後就是遊戲、小說兩條線並進,遊戲玩了不少,卻少有玩得久,更沒玩得精的,不過那會兒倒也玩得興致盎然。

直到玩了幾年後,玩遊戲的興致大為減少,隻偶爾找一個進去耍幾天,但是小說卻是沒有真正放過手。

走上社會後似乎時間過得比上學時快好多,一晃就是一年,再一晃又一年,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就萌發了自己也寫一本小說的念頭。

無奈人懶,打開文檔寫幾個字就不耐了,前前後後貌似就寫過幾萬字吧,寫的類型、構思也是不斷改變。

近兩三年看小說已經越來越難以找到滿意的了,特別是玄幻、奇幻、仙俠這樣的修煉型小說,很多經典的劇情第一次看極喜歡,第二次也趣味十足,但再經典的劇情看個十次八次甚至數十次就已經煩膩到不行:

諸如廢材流、諸如戒指藏老爺爺、諸如退婚被辱、諸如。。。看到這樣的情節的那種煩膩到想砸電腦的感覺不是有多年書齡的人是體會不到的。

再然後除了主角外配角全場秀智商下限、各種挑戰讀者智商的邏輯什麼的,終於是到了天天在找書,過好多天才能找到一本滿意的地步了。

這時想自己寫的念頭又開始發酵醞釀著了,無奈這醞釀期實在是漫長——直到一個多月前才終於將想法化為行動!

我想要寫出沒有各種俗套的小說、最有新意的小說、最合自己心意的小說,但是我不得不考慮最終結果會不會自己唱獨角戲,寫出的東西隻有自己能看,那有什麼意思?何必花費這個精力寫出來,直接腦子裏想想就行了。

更何況大神可以隨意擺弄自己的作品,他們可以給主角取名“王二”,這叫簡約不簡單,搞不好就有讀者想著為什麼要姓王呢?這個二有什麼深意嗎?大神可以給主角取名“狗蛋”,粉絲就覺得果然是大神,連取個名字都這麼有新意、不同凡響。

換個新人你試試?

所以本書應當是在比較主流的理念觀念乃至設定基礎上寫出一定新意來。

真正意義上的第一本書難免有各種不足,但是起碼一些我自己不喜歡的元素本書會極少乃至沒有,其他的話不多說了。小說到底怎麼樣需要讀者來評判,隻請看在新人作者的份上多一分寬容,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