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麵造紙術本身便是該獻的,也為士人做點貢獻。另外就是既然造紙術的秘密已經泄漏,自己不妨將這個產業轉讓給靈帝,反正收歸國有後,除了發明人我趙揚和朝廷能造紙外,別人都不行了,要是還有人敢再仿造,趙揚完全可以說你敢和皇上搶飯碗?
這樣既是贏得一個好名聲,也算是謀點私利。
趙翼已經將這件事情全權的交給趙揚負責,趙揚還記得臨走前,趙翼看著自己,然後歎口氣道:“揚兒,你三個哥哥都不幸早早夭折,你太鋒芒畢露了,為父……”趙翼歎了口氣,接著道:“為父給你起個表字叫友靖,你要記得為父的托付!”
“友”“靖”都是比較沉穩的表字,和崔暢當初起的名正好相反,這一說,趙揚也覺得自己有負趙翼的太多了!趙翼始終關愛著趙揚,而趙揚卻沒有在意。趙揚就那樣哭了,等他抬起頭看趙翼的時候,他發現趙翼的眼睛竟然也紅了!
《老子》說: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俗諺說得更好: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趙揚忘了當時是怎麼回答的,但是他覺得他好像真的感到了家的溫暖……
就這樣,趙揚踏上了朝京之路!
不過說來,這個洛陽也不愧是一個帝都,甚是宏偉,城牆離著老遠便可以見到,交通更是四通八達。進入司隸地界後,無論是交通還是治安,都好了很多。
“哎,主公,你看!”一個隨從手指著城中的一座高樓大叫。
眾人紛紛順著這個人得手指看去,一座十五米高的樓矗立在城中,勾欄瓦肆。不禁紛紛嘖嘖稱奇。
洛陽的商旅很多,跟在長長的一隊商賈身後,趙揚等人還不斷的東看西看。
“哎!少爺,少爺!”正在這時,突然有人興高采烈地呼喊自己。趙揚一看,竟然是個熟眼。再仔細一看就想起原來是小時候經常照顧趙揚的一個仆從了,名字叫做趙福。
“嗨,你怎麼在這邊?”趙揚這次總算體會到了“他鄉遇故知”為何是人生三大快事了~~。
再詢問之後趙揚才知道:原來,等趙揚一走後,趙翼便有些擔心趙揚在外地沒人照顧,但是知道趙揚此番是遊學的,難免會因為在路上四處尋訪名師耽誤些時日。於是便讓人提前來此開了一間作坊,名為經商,實則每日在城門守候,就等著趙揚來。
“唉……”一聽到這裏,趙揚也有點感動。
這下在洛陽也有了住處,趙揚倒也輕鬆了許多,讓隨從先安置下來,自己便在趙福的陪同下到大街上搞搞旅遊。
洛陽不愧是帝都,倒是繁華至極,本來平原也算很大的一個城市了,但是和洛陽比起來,那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了。洛陽城中大街可容八輛馬車並行,道路兩邊商肆林立,商旅繁多,絕對不下於北京的長安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