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龍舟爭標(上)(2 / 2)

延星也注意到春雨托著兩盤鮮亮的衣服走過來了,剛想開口問,張氏就拉過她吩咐道:“正巧你來了,就順便把龍舟會那日要穿的新衣裳試一下,若有不合身的地方還得趕著改改呢。”

延星像個布娃娃一樣任人擺布著又脫又穿了好一會兒,才得以從張氏那裏脫身。

第二日礙著有些閨學裏的小姐妹可能去不了,延星隻偷偷和鄭循汐通了個氣,約好龍舟會那日宴席後互相找尋,好一道看熱鬧。

到了龍舟會這日早晨,延星早早地起身,由丫鬟們服侍著穿戴好昨晚就備下的衣衫釵環,雖然戴了那支赤金纏絲嵌多寶的銜珠小鳳釵並兩支綴珍珠的金步搖後頭上好似頂著一塊板磚,延星還是樂意的,隻不過在心裏感歎一句:這是哪家的工匠這麼實誠,用料還真足啊。

龍舟會的宴席雖是中午才開,然皇親國戚並些有爵之家是得早早就去給官家和皇後請安的,順便刷一波存在感。

不過這裏頭就不包括都督府了,是以延星梳洗好後可以細嚼慢咽地用完早膳,再慢騰騰地帶著夏竹去正院找張氏。

夏竹幾乎沒費什麼功夫就從春桃那裏求到了這次陪著小姐去龍舟會的機會,走在去正院的路上腳步異常輕快。延星暗暗決定下回不論是多稀罕的去處必要舍夏竹而帶春桃,不患寡而患不均嘛。

正院裏張氏正等著延星,今日她規規矩矩地按品級妝扮上了,不再像平日去參加親戚故舊家的宴會那樣由著性子隨便打扮。

因銀華池離得有些遠,官家賜宴又是脖子上有一百個腦袋也不能遲到的,母女倆寧可去得早些等著也不敢真鬧出笑話來,於是辰時三刻即動身出發了。

從下車開始,延星謹遵母命隻管低著頭跟著張氏走,不敢亂瞟一眼。且周遭肅穆莊嚴的氣氛讓她腦子裏止不住地複習“滿清十大酷刑”,生怕一個步子邁錯就被押進哪個慎刑司一般的鬼地方了。

皇家威嚴果然不是吹的,這才是個皇家園林就如此了,隻聽見人來人往的腳步聲,卻不聞一絲嬉笑打鬧。那皇宮該不會是個大冰塊罷?還好還好,沒穿越成什麼妃子,不然非得悶到抑鬱不可。

一路懵懵懂懂地跟著,又是上樓梯又是下樓梯的,不知走到了哪處張氏停了下來。延星刹車不及差點撞上張氏的背,才堪堪穩住身體就聽到一句:“夫人就坐在此處候著罷,切不可喧嘩吵鬧擾了聖人清淨。”

張氏恭恭敬敬地應了,帶著延星在一個小圓桌前坐下。

延星這才敢略抬起頭來瞟了兩眼,此處是一條寬闊的長廊,廊下靠欄杆的一麵整齊地擺了許多桌椅供各府家眷在此等候,此刻長廊裏滿是珠圍翠繞,叫人看花了眼。欄杆外就是波光粼粼的池水了,看樣子這裏並不是銀華池的正中央。

延星拿出畢生的本事,偷偷往欄杆外看了好一回,才大致了解了銀華池的內裏布置。

首先自己所處的這塊地兒大概是銀華池東岸的一處小樓上的二樓,銀華池的四周則被紅牆圍了起來,隻北麵留了一個大門,此時還不斷有達官貴人家的馬車從門裏進來。

銀華池整個呈方形,池內正中央也築了一方形平台,台上建了一座兩層的大殿,周圍又有四座小殿圍繞,其間以回廊相連,廊上掛起了紗幄將殿宇與外頭隔斷開來。

平台的東邊一側設了一座長拱橋通向銀華池的東岸,拱橋向東延伸到岸邊平台,平台上有一黑木高門,上題著“棹影”二字,門旁是兩座對立著的磚樓。

門外就是東岸的街道,街道西麵臨著池水,東麵則築起一座雄巍的石砌高台,高台上是金碧輝煌的樓閣,正中的樓宇上掛著一塊描金的牌匾,上龍飛鳳舞地寫著“彩華樓”三字。

彩華樓裏人頭攢動,英宗皇帝攜皇後正在那裏受眾臣朝拜。

石砌高台的兩旁建了兩組陪襯的小樓,北邊那組樓裏正坐著二品以上的誥命夫人及她們帶來的自家姑娘,比如張氏和延星。至於南邊那組樓延星猜測應該是留給有爵之家的家眷的。

高台下再往南的臨水處又有一座雕梁畫棟的大殿並周圍一圈黃瓦小殿閣,此時那裏正門禁森嚴地守著一群皇家侍衛,估計午宴便是設在那裏。

其餘南北兩麵岸上不過是些彩棚涼亭之類,無甚稀奇。唯西岸被一高大的屋形建築生生隔成兩段,且那屋怎麼是建在水裏的呢?

延星猜不出來它是做什麼用的,遂撂開去不想了。

一會兒長廊裏來了一隊宮女,一對一地垂首站在夫人們的身邊。

昨天張氏給延星講過今日的流程,先是官家賜宴群臣,飯後移步池心大殿;再把外頭翹首以盼的百姓們放進來一道觀看水戲,待水戲隊伍退場後引出大龍船,指揮小船列陣表演一番;最後就是今日的重頭戲——龍舟奪標了。

賽龍舟也不是不論什麼船就胡亂比試一通的,而是按照船的類別分了好幾場逐一競賽奪標。每場獲勝的隊伍都能得到官家預設下的豐厚賞賜,但平民百姓是隻能觀看不能參與的,下水比試的都是軍中士卒。

現在來了宮女要領她們下樓,怕是宴席要開始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