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戰場遺跡(1 / 3)

電閃雷鳴的夜晚,大三的學生饒安靜靜的躺在自己的床鋪上,枕邊是一本《明史》。正讀到盧象升為國捐軀的一節,他重重的歎了一口氣,合上了書卷。眼前浮現了這樣的畫麵,幾萬清軍對戰五千明軍,最後五千明軍以全軍覆沒的代價,給予了這群侵略者以重創。在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中,明軍主帥盧象升戰死,作為五省總督,他手裏可以調動的兵馬,竟然僅僅五千人。

明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可以說,冠以偉大兩個字是毫不過分的。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婦人。就是以武功著稱,動不動就要搞一次大規模征伐的漢朝,也沒有少得了和親的事情。這是一個民族的痛楚。從漢高帝的白登之盟,再到後來的文成公主,昭君出塞,漢朝的和親可謂曆史悠久。

是的,明朝從來都沒有這樣的事情,如果有必要,那麼就打一仗,這才是明朝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在永樂年間,明成祖朱棣把首都從南京遷到了北京,從此,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沒有什麼東西是沒有保質期的,一塊餅幹是這樣,一個王朝同樣也是如此。在經曆了萬曆年間的薩爾滸戰役,天啟年間的魏忠賢亂政,以及袁崇煥殺死了毛文龍,而崇禎又恰恰幹掉了袁崇煥。就這樣,大明王朝慢慢的走上了懸崖的邊緣。

故事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饒安是曆史係的學生,他帶著一副二百多度的近視鏡,時不時的往上推一推鏡架。一副老學究的樣子,其實他才年輕,今年剛剛二十二歲。是的,剛才交代過了,他是曆史係的大三學生。他沒有曆史係男生通常被形容的,高高瘦瘦的身材,陽光帥氣的臉龐,白t恤,藍色牛仔。他是個各方麵看起來都比較普通的人,甚至顯得有些不很合群,成績在班上也隻能算是中等的水平。

從哪個方麵看,他都是個很普通的學生,也許扔到人堆裏都不太好找。而且他和他的同學們似乎並不太一樣,因為直到大三了,他也沒有談過戀愛。弄的他的舍友們總喜歡用異樣的眼光看著他,不知道這個家夥究竟是怎麼回事。

沒有人知道,他曾經也有過一段金戈鐵馬的夢想,卻偏偏學了曆史這個專業。他出身武術世家。在滄州這個城市,在老輩人的口中就相傳許久,有句話叫做過滄不喊鏢。這是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滄州這個小城,是武術之鄉。平時再厲害的鏢局,在別的地方敢大聲吆喝的,到了滄州的地麵上,也要把鏢旗收起來,悄悄的經過,不然很可能會碰個大釘子,弄的灰頭土臉,以後在這界不好混。

雖然經濟發展了,現在高樓林立,城市已經不是當初的城市了。但是有些家庭代代相傳的家風和武藝並沒有丟。饒安從小的時候就和自己的叔叔學習,從紮馬步的基本功開始,冬練三九,夏練三伏,練就了一身好武功。他本想報考軍校,做一名軍官,來為國效力的。可是事情總有不如意之處。

就是參加提前批體檢的前幾天,他為了救一個落水的孩子,自己高燒了兩天,體力透支,都耽誤了。他其實並不會水,雖然一直想學,但是就是一見到水就暈眩,最後隻得放棄。為了這件事,他錯過了體檢,與理想中的軍事院校失之交臂,也同時和他特戰軍官的夢想失之交臂。他報考了本省一個師範類院校的曆史係,從此變的沉默寡言。

他隻喜歡靜靜的看書,題材也無外乎都是些軍事的,曆史的類目,同學們很不能理解他,有時候他也並不能理解自己這樣的行為,這樣是為什麼呢,自己已經都錯過了。在這座高校裏,自己唯一的出路就是混到畢業,拿到畢業證和學位證。然後拿著自己師範生的教師資格證,去找一份老師的工作,運氣好的話也許可以混一個在編的崗位,這也許就該是一生最真實的寫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