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你呂大丞相忙,大家都很忙啊!可就指望著這次各個部門都能進幾個新人,再加上從各地升遷上來的官員,勉強能夠減輕一下負擔呢。
呂不韋這全劃拉走的做法立刻就拉足了各部門的仇恨。
丞相怎麼了?在黑暗的加班未來麵前,是丞相也不管用!
於是大家就這麼撕上了。
呂不韋雖然說是丞相,可下麵的也都是各部門的最高長官啊,人家沒比他差多少,撕起來那是真的有底氣的。
丞相最重要的就是能夠平衡協調好各部門之間的關係,進而維護整個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呂不韋肯定不能把人給得罪了,不然以後還咋辦事?
然而現在的問題是,呂不韋並不願意放棄到手的人才,這都進他肚子裏了,沒道理再讓他吐出來啊。
於是呂不韋其實也不願意退讓,他清楚的知道隨著戰爭的推進,他日後的事情隻會越來越多。
……隻要李牧不是倒著打仗被楚國一路打回老家,那麼伴隨著戰線的推進,秦國占領控製的地方會越來越大,這尼瑪不要人啊!
尤其是新占領的地區,那事情多的一比一比的好嗎!
呂不韋很清楚,如果真等到那個時候他再調人那就來不及了,處理這種地方的事情,那派去的人不僅有才幹,還要夠聰明圓滑,且要十分有經驗才行,這些可都不是一天兩天就能養出來的。
……雖然他早前在蘇雲卿說要打楚國的時候就在做準備了,但呂不韋此時深刻的意識到他之前的那點準備是完全不夠的。
所以說,到手的人絕壁不能放出去啊!
呂不韋特別心塞,他已經給各地的學館和各地政府部門去信,要求調集各地的優秀人才了,但這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所以他自己這裏也不能放鬆啊。
呂不韋的事情遠比李斯要多得多,但他卻沒有一個韓非那樣的師弟,多麼糟心。
撈不著韓非那樣的大魚,那小魚也不能放過了,大不了拉回來自己玩養成嘛。
蘇雲卿弄清楚這事的時候簡直嘴角直抽,她是真沒想到呂不韋能幹出這種事來,可這種事蘇雲卿也沒辦法,她也不可能給呂不韋變出一堆人來啊。
至於說有實權的丞相在戰時到底要忙多少事情,恐怕沒人比蘇雲卿更清楚了。
當初她的丞相府也是這麼忙過來的,而呂不韋手下的那些人顯然一時半會兒的還沒能練就並州加班團那多年加班鍛煉出的一手絕技,處理公文的速度明顯跟不上。
嗯,或許是比同時代的其他人要快上不少,可比起當年筆下如飛一個人完全能當兩個牲口用的並州加班團,這些人還是嫩了點。
……心疼呂不韋。
但呂不韋就這麼下去也不行啊,蘇雲卿想了想還是去找蔡澤了。
對此蔡澤也表示沒辦法,因為他每年能拿出來的人就那麼多,再多他就沒法保證質量了。
可蘇雲卿卻覺得放寬一點要求也沒什麼:“鹹陽學館的大部分學子本就比各地的更加優秀,在此基礎上你完全沒必要把考核卡的那麼緊,我知道你想要更加負責任一點,但特殊時期也隻能如此了。”
蔡澤皺著眉頭:“那麼您的意思呢?”
“標準可以適當放寬,考核的次數也需要增加,同時對於具有一技之長偏科嚴重的,也允許特殊對待。”
為啥蔡澤手底下出去的學子就那麼受歡迎?不為其他,蔡澤不僅教的好,他考核的時候也非常嚴格呀,然而很多學子其實隻是差了一點點而已,因此如果稍微放寬要求說不定他們就通過了。
而在實踐之中,顯然這一點點的差距並不是致命的,稍加調.教就可以用了,至於說增加考核的次數,考核的次數多了,嚐試的機會也就多了,萬一就有人因為種種原因而一時失誤沒通過呢?
至於說對於有一技之長的特別對待,這一點倒是不用解釋,一個人總有擅長的和不擅長的,雖然蔡澤本人也考慮到了這一點,然而這對於那些偏科嚴重的學子來說還是不夠。
對於偏科特別嚴重的,蔡澤會視個人能力在其他方麵稍微放寬一點要求,至於說偏的更加嚴重的,這種蔡澤可不敢隨便拿出去用,他對這些人則要求必須要做出實際的成果來才可以從他這裏通過。
這一點無可指責,蔡澤也是本著負責任的態度,且他沒有把路堵死而是留下了諸多機會就已經非常好了,但這在現在不行。
“戰爭時期的國家就是那麼回事,有些時候真的沒辦法考慮和兼顧太多。”
甚至有些時候明知道會有問題,但你還是不得不用。
舉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曆史上的曹操擊敗了青州黃巾軍之後將這些黃巾編入自己的軍隊,稱作青州軍,後來打徐州的時候也多是倚仗青州軍的戰鬥力。
但以曹操的聰明他怎麼可能不明白在沒有重新進行訓練和約束馴化的情況下使用黃巾軍的後果是什麼,曹操當年可就是平黃巾出身呢,他怎麼可能不知道?黃巾軍雖然戰鬥力不錯,但軍紀廢弛且過去燒殺搶掠的破壞本性幾乎深入骨髓一時半會兒的根本改不掉。
可曹操還是用了這支軍隊,於是後來就有了曹操占領徐州之後的所謂屠徐州的做法,這一方麵可能是曹操本人的意思,但另一方麵也是黃巾軍本性的暴露,而曹操無法完全控製這一點。
但你並不能說曹操這樣做就是錯的,這種做法固然不好,但如果沒有這樣做,那麼很有可能就不會有那個後來稱霸北方的曹孟德了。
這就是現實,蘇雲卿相信曹操是個聰明人,利弊得失他都很清楚,但有些時候不是你清楚這一點就能夠做出改變的。
或許這樣的做法會讓人說道,但人總得學會對一些事情妥協,甚至,總得學會犧牲一些東西。
就像蘇雲卿很清楚她發動戰爭就要死人,且死的人絕不會少,無論是己方的還是敵方的,就像她很清楚一旦打仗對百姓的壓力會有多大,但她還是要打,她也隻能忽略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