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逃班小能手【一更+二更】(1 / 3)

蘇雲卿在拿到鹹陽兵權的第二天找子楚確認了任命,在第三天李斯被調走,然後在第四天,蘇雲卿笑眯眯的帶人抱著一摞竹簡去找了子楚。

“這是什麼?”

子楚看著蘇雲卿那一摞竹簡有了一種不太好的預感。

對比起子楚,蘇雲卿可就輕鬆多啦:“我有一個新想法。”

子楚:“……”

好的,他覺得蘇雲卿這話翻譯一下就是‘乖兒砸帶著你的手下一起來加班吧麼麼噠!’

……事實上也確實是這個意思_(:3ゝ∠)_

蘇雲卿給子楚送上去的是她對秦國改革變法的一些新看法。

子楚看完皺著眉頭:“似乎沒有具體的內容?”

蘇雲卿洋洋灑灑寫了一大堆,但隻有變法的組織方式和參與人員的劃分,以及各種職能的安排和時間規劃而已,當然,蘇雲卿也同樣列出了她認為需要改變的問題,以及這些問題所造成的現實影響。

但是沒法改革的方案和方式方法,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見。

說白了,就是我告訴你哪裏有問題,為什麼有問題,然後告訴你有一堆人可以解決問題,咱們該如何組織分配他們,至於說這問題怎麼解決,哦,那是你自己的事情了。

雖然子楚覺得蘇雲卿很多方麵說的確實有問題,但是……

“商君之法是秦國得以強大的根本,而母親似乎不太讚成?”

事實上蘇雲卿對此多有批判和駁斥。

對於這一點蘇雲卿當然沒有否認:“我確實覺得有很多地方不太合適,你有算過自商君變法至今過去了多少年嗎?快要有一百年了,子楚,一百年可以發生很多事情,這個世道也改變了太多,更不要說是秦國,當年的秦國是什麼樣子?現在的秦國又是什麼樣子?當年的秦國麵臨著哪些問題,而現在的秦國又麵臨著哪些問題?”

“時代不同,所麵對的問題不同,或者說,秦國本身就已經不同了,而商君之法,那是用來解決當年的問題,針對當年的秦國所提出來的,時間已經過去了近一百年,你真的覺得秦國不需要做出一點改變嗎?”

子楚沒說話,他還在思考。

事實上子楚覺得蘇雲卿說的沒錯,一百年的時間所帶來的改變太多了,商鞅的所留下的一切雖然依舊推動著秦國前進,但在有些方麵卻已經不適合現在。

子楚自然也認為他們應該解決問題,秦國應該越來越強大,而不是滿足於現在的強大而故步自封。

至於說變法什麼的,哦,這對於戰國人民來說那是家常便飯了,隻要能強國,變法就跟吃飯喝水似的容易接受……當然,前提是國君的腦子不糊塗。

要知道戰國時期可沒有什麼祖宗家法大如天輕易不可違背更改的規矩,也就是說,想改那就該唄,隻要改的有道理。

因此說實在話,子楚是不反對變法的。

隻是……

“現在變法真的合適嗎?”

“為什麼不合適呢?”蘇雲卿反問道:“難道我們還要挑選個良辰吉日嗎?”

子楚搖頭:“我當然不是這個意思,但如果說我們準備好了,那麼這個國家呢?”

“事實上我認為一切都已經準備好了。”

蘇雲卿的理由其實並不複雜。

……反正有個大工程鄭國渠要修,估計要牽製國內不少青壯勞動力,這種時候估計秦國也沒什麼心思發起對外戰爭,再說了,四國攻秦的事情剛結束,秦國割讓出去的城池就有十一座,又賠出去不少錢財,因此說實在話,這確實不是什麼發起戰爭的好時機。

但是不能發起戰爭難道秦國就要坐著幹等嗎?當然不是,這其實是一個梳理內政強大自身的好時機。

“我一直以為秦國如今已經足夠強大,而一係列的問題也接連暴露出來,但偏偏這些問題都還不致命,秦國也沒有徹底走上歪路,這正是解決問題的好時機不是嗎?”

當然是。

“可變法這種事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夠完成的,一旦真的決定開始做,這將牽扯秦國大量的精力,幾年之內我們恐怕都沒有精神去管其他國家如何了。”

子楚還是希望休養幾年然後打仗的,畢竟擴張看起來更加誘人。

可蘇雲卿否決了這個想法:“事實上我覺得這種時候打仗不是什麼好選擇,或者說幾年之內都不是什麼打仗的好時候。”

對上子楚的眼神,蘇雲卿順帶又補充了一句:“之前滅韓國滅出了什麼後果你也看到了呀。”

其他各國對秦國空前警惕,然後立刻團結起來準備揍趴秦國了。

如果不是秦國反應快,再加上其他各國實際上本身就不是一條心,又各自有自己的小心思,如果他們全都如同信陵君一開始計劃的那樣行動,那麼秦國如今的境況恐怕真的是要被打掉了半管血。

“所以我們不妨表現一下自己和平的誠意,就當是被之前的聯軍嚇怕了呢。”

畢竟這麼多年了,秦國少有的在對外戰爭中割地又求和啊,再加上目前秦國的國土麵積,這顯然從某種程度上滿足了各國的心理,他們覺得秦國固然是擴張了,但實力也就是那樣,而且反而比之前更加膽小了,他們還沒如同以前那樣一路打到函穀關呢,秦國就已經迫不及待的求和了。

要知道實際上各國啥都沒幹,才雷聲大雨點小的打了多久啊。

既然如此,不妨更加努力一點麻痹他們好了。

“在此期間我們完全可以該交好的交好,該挑撥的挑撥,總之,最好讓各國之間的矛盾越大越好。”

至於說具體該怎麼交好怎麼挑撥,那就不關蘇雲卿的事情了。

蘇雲卿隻是動動嘴皮子提點想法而已。

然而子楚想了想還是有所顧慮:“就算近幾年我們可以不管其餘各國,但幾年之後呢?這不是一年兩年甚至是三年能夠完成的事情。”

事實上這全麵的變法完成至少要花費十多年的時間,在此期間不是不能打仗,然而內部不穩定的時候打仗總是要小心翼翼。

至於說內部不穩定那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凡變法肯定會引起國內的動蕩,因為隻要變法那就肯定會對既得利益者以及舊勢力形成影響,而這樣的一股勢力是強大的,變法的力量與舊力量相抗,這必然會給秦國帶來不小的影響。

攘外必先安內,秦國內部都不穩定了,還想打什麼大規模的對外戰爭麼?別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