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拖後腿【一更+二更】(1 / 3)

蘇雲卿提出想要韓非鄭國兩人,這話不僅僅是昭襄王,就算是範雎想了半天也沒明白蘇雲卿這是要幹啥。

甚至關於這兩人是誰範雎都回憶了半晌:“韓非……將軍是說韓國公子韓非嗎?”

範雎恍惚好像記得韓國有個叫韓非的公子,但也僅限於此了。

此時的韓非才剛滿二十歲,實在是沒什麼名氣的,他日後的那些大作也基本沒能麵世,再加上說話口吃,雖然出身高貴是韓國宗室但說到底根本就不受重視,二十多歲了除了讀書韓王也不願意放他出去做事,省的丟人。

真要說起來,範雎還能想起韓國有個公子叫韓非已經非常的不容易了。

至於說鄭國……好吧,這個範雎是真的想不出來是誰了。

範雎都沒注意過的人物昭襄王和白起就更沒有關注過了,因此這兩人比範雎還要茫然呢。

蘇雲卿倒是覺得這樣挺好,沒人聽說過這兩人說明他們還不出名,更說明他們的才能要不是沒有得到展現,要不就是展現了但卻不受重視。

總之,她想要這兩個人大概會很容易。

可範雎卻問道:“將軍為何偏偏點名隻要這二人?”

這兩人連他都沒怎麼聽說過,顯然不是什麼太值得關注的人,可蘇雲卿為何偏偏就點了這兩人的名字?她又是從哪裏知道這兩人的?

韓非也就罷了,到底是韓國公子,以如今的情況讓韓王派個人質來秦國什麼的估計韓王也不會拒絕。

那鄭國呢?

範雎思來想去就是想不起來這鄭國到底是哪號人物。

……難道是韓國新出的名將?

得了吧,韓國那坑爹的地方出名的人物就一個申不害,還是個思想家……名將什麼的,自從三家分晉以來都多少年了,從來沒見過嘛。

蘇雲卿知道,她提出這個要求其他人肯定會有疑惑,也肯定要問為什麼,然而這事並不需要太多的解釋啊。

蘇雲卿一笑:“隻是兩個人而已,等人到了鹹陽,丞相自然就知道為什麼了。”

範雎剛想再問,昭襄王便擺了擺手:“罷了,既然不是什麼重要的人物要過來就要過來吧。”

蘇雲卿這次的事情叫他十分滿意,因此在昭襄王看來,這韓非鄭國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何必問那麼多?蘇雲卿想要給她就是了。

對待有功之臣,多縱容一點並沒有什麼。

……當然,前提是對方自己知道分寸。

顯然,蘇雲卿很知道分寸。

蘇雲卿提出的要求看起來叫人疑惑,但實際上這並不會對昭襄王的王權有什麼影響,那麼這件事情自然也就不重要了。

對於昭襄王來說,他對蘇雲卿的要求隻有兩條,一是忠心,二是能力,如今的蘇雲卿既然符合這兩條,其他的昭襄王完全可以縱容。

至少以蘇雲卿這次的功勞來說,昭襄王並不覺得這樣的縱容算過分。

範雎看了昭襄王一眼果然不再說話了,他把昭襄王的心思摸的很準,這種時候昭襄王一開口他就已經知道了對方的意思,自然也就不會在這種枝節細末的話題上糾纏了。

再說了,範雎的想法其實和昭襄王差不多。

反正韓非和鄭國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以現在秦國和韓國的關係來說,別說是韓非這麼個沒什麼名氣的公子了,就是昭襄王要韓王親自來鹹陽執臣下之禮拜見,韓王也是不會拒絕的。

於是韓非和鄭國的名字便就那麼簡單的添加到了秦國索要的條件之中,甚至不比一件精致珍貴點的器物顯眼多少。

蘇雲卿當然知道現在的韓非不是日後的韓非,她所知道的那個著名的法家人物韓非現在還太過稚嫩,恐怕還處於學習打基礎的階段,但蘇雲卿並不覺得就這樣把他帶到鹹陽來有什麼不好。

韓國能給他的教育秦國也能給,甚至給的更好。

蘇雲卿完全不擔心韓非的成長會不如留在韓國好,她當年還養了諸葛亮呢,諸葛亮沒去荊州後來不也挺好?

更別提韓非現在二十來歲也算不上是小孩子了。

至於說鄭國……那就更簡單了呀,掰著指頭算算李冰的都江堰計劃也該差不多了,到時候鄭國來了就丟去給李冰作伴唄。

有李冰這個水利專家盯著,想來就算後來的‘疲秦計’提前了也是沒什麼效果的。

至於說積累經驗的問題……實踐出真理嘛,修個都江堰恐怕比在韓國更有用?

再說了,蘇雲卿是指望著日後鄭國在秦國修建水利工程的,因此還把他留在韓國幹啥?他對韓國的水利研究的再深入也卵用沒有啊,不如和李冰組隊更靠譜呢。

但關於韓非鄭國兩人的事情也就隻是到這裏了,這兩人暫時還用不著蘇雲卿去操心,至少現在還不值得。

等昭襄王和範雎白起把事情談完,說起後麵秦國自身的計劃的時候,蘇雲卿也就安安靜靜的聽著。

秦國剛剛經曆過了一次大戰,可以說是全國上下都精疲力竭了,再也沒有力氣去打什麼仗,因此昭襄王便打算修養幾年。

滅趙固然叫昭襄王雄心壯誌的想要在自己的手上統一天下,但他到底還沒有真的失去理智,秦國目前不能打仗的現狀他還是知道的。

昭襄王對國內的安排基本也就是休養生息,發展農業建設水利,訓練軍隊之類的,由於這次全國上下都出了不少力氣,昭襄王為了安撫國人,因此在賞賜和升遷爵位的時候也是一點都不小氣的。

因此雖然剛經曆過一場艱苦的大戰,但秦國國內的總體氣氛其實還不錯。

而關於這些事情蘇雲卿是不會開口的,昭襄王想做的和她所想的差不多,又有範雎這個機智的小夥伴在,怎麼也不可能出問題啊。

隻是等昭襄王這邊事情都講完了,蘇雲卿才對昭襄王提出要求。

她一伸手,就一句話:“大王,我要錢”

昭襄王:“……”

太子窮著你了嗎你就來找寡人伸手要錢?!

然而昭襄王對蘇雲卿這種不靠譜的畫風已經習慣了,因此即便無奈卻還是問道:“要多少?”

蘇雲卿的功勞放在那裏,她若是缺錢,昭襄王也不介意多賞賜一點。

雖然秦趙大戰讓秦國全國勒緊褲腰帶生活,可滅趙之後從趙王以及趙國一眾宗室貴族們的寶庫裏搬出來東西可不少,瞬間就叫昭襄王的底氣足起來了。

……不然他也不敢在這時候就說要修都江堰啊。

都江堰都能修,養蘇雲卿一個人而已,妥妥的!

昭襄王的底氣可足了。

然並卵,蘇雲卿張口就報了個數字,直接叫昭襄王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