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過後,趙國再元氣大傷,至少短期內再也無力與秦國相抗了。
話說起來是短期,可昭襄王卻希望這個短期變成長期,或者說是永遠。
比起削弱趙國,直接滅掉趙國顯然更叫人舒心一點。
於是在長平之戰過後,白起命令部隊休整,同時進行人員和物資的補充,而蘇雲卿則被調配成了白起的副手。
哦,副手是好聽的說法,昭襄王的原話大概是說,熊孩子就不能放出視線!
所以說,當白起用最快的速度完成戰後休整和戰前準備,之後兵分三路攻打趙國的時候,這其中並沒有蘇雲卿什麼事情。
蘇雲卿倒是想自己出去浪,然而之前的事情即便打贏了,但那也實在算得上是黑曆史,於是蘇雲卿這次便隻能留在白起身邊了。
好吧,不能出去浪,有男神看也是好的。
……我家男神即便年紀大了,那也是個帥老頭!
好吧,其實蘇雲卿知道自己之前那事做的不太靠譜,可誰叫秦國的騎兵讓她懵逼了呢,如果照著原計劃執行,那麼很有可能需要付出更大的犧牲,即便這個犧牲在昭襄王和白起看來是完全值得且能夠接受的,但蘇雲卿卻不想這樣做。
她確實做了個冒險的計劃,應該說是從在軍營裏混了幾天之後她就已經打定了這樣的主意。
反正……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嘛。
仗都打贏了,昭襄王也不能把她怎麼樣。
蘇雲卿最早就是在並州發展起來的,那個時候她尚且不是並州牧,那個時候她還顛顛的跟在賈詡後麵學習,因而當時很多事情賈詡都是用的並州和涼州舉例,反正他對這兩地方熟悉嘛。
蘇雲卿不知道自己的想法靠譜不靠譜,但賈詡是一定靠譜的,所以……雖然有些冒險,賈詡當年對她說起的時候也說這實在不是什麼穩妥安全的辦法,可蘇雲卿卻覺得她可以試試。
趙國這次派來的並不是什麼名將,蘇雲卿覺得趙王聰明點就該用廉頗李牧之類的去對付白起啊,可趙王卻因為之前撤換廉頗的麵子問題而不願意重新起用廉頗,最後派來的自然不是什麼等級太高的將領。
如果派來的是廉頗李牧這樣的人,蘇雲卿肯定不敢這麼玩,可這兩人都沒來,那麼為什麼不浪一把呢?
然而浪的太過分的後果就是,她隻能跟在白起的身邊了_(:3ゝ∠)_
【……知道後悔了?】
“不,談不上後悔,就算我這次不這麼做,大王也會用其他理由把我留下來的。”
不然怎麼分白起的功勞呢?
單獨領兵一支聽起來是挺好,但實際上那兩路是做輔助的,白起這一路才是真正攻打邯鄲的。
其他地方打的再多也不如打下邯鄲一地。
昭襄王顯然明白這一點,因此他把蘇雲卿留在了白起的身邊。
蘇雲卿自然知道昭襄王的意思,她也確實會順著這個意思去做,這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白起。
如今昭襄王便已經想著要找個人製衡白起了,如果蘇雲卿做不好,那麼昭襄王無奈之下就隻能選擇殺了。
曆史上昭襄王要殺白起,恐怕不僅僅是因為白起不順從他的意思發動邯鄲之戰,也不僅僅是因為範雎在昭襄王的身邊說壞話,恐怕白起本身功勞太高又一枝獨秀也是原因之一。
所以說,如果蘇雲卿能夠製衡白起,那對白起而言反而是一點好事。
蘇雲卿不知道白起自己是否明白,但隻看白起這段時間對她的態度來說,顯然白起並非一無所覺。
趙國如今剛剛經曆了長平的大敗,國內一時之間還真緩不過氣來,再加上先防守沒效果,後進攻輸的更慘,最後派援軍還全軍覆沒了,趙王此時已經慫了。
在趙王看來,秦國想要上黨就都給他吧,反正上黨本來就不是趙國的,給出去趙國也沒損失,至於說秦王的怒火怎麼平息的問題……
要知道這時候秦國的壓力也一定很大,那麼隻要趙國表現的乖順一點,該割地的割地,該送錢財的送錢財,滿足了昭襄王的要求又讓他有個台階可下,那麼這事也就解決了。
到時候休養生息幾年,趙國依舊是那個強大的趙國。
趙王的想法很美好,可惜卻太過時了,他根本沒有意識到天下大勢在走向哪一個方向,趙王的思維還停留在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時候呢,而此時,天下大勢卻已經在要求統一了。
昭襄王顯然不同,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他從一開始打的就是滅國之戰。
一個態度明確且堅決,並且為此準備充足,一個稀裏糊塗,還想著要退一步和平解決……兩國在高層上就已經顯示出了非常鮮明的對比。
在將領上就更是如此了,至少直到秦軍一路高歌凱旋的占領了武安太原等地的時候,趙王想的不是秦軍要來滅他的國,而是趕緊派人去找秦國求和!
這種時候便有人出主意說,秦國丞相範雎向來與白起不和,這種時候去找範雎,讓他說動昭襄王自然就最好了。
趙王采納了這個建議,讓人攜帶重金去秦國求見範雎。
那趙國的使者到了秦國之後金錢開道果然得到了拜訪範雎的機會,在麵對範雎的時候這使者可就不談錢了,他和白起談利益。
比如……
此時秦國和趙國的傷亡都很大,如果這場戰爭能停下來,那對兩家都是一件好事嘛,而能夠促成趙國割地求和這件事的範雎顯然也就成了大功臣了呀。
再比如……
如果範雎不阻止白起,白起一旦真的攻破邯鄲,那麼以後範雎的日子恐怕就要不好過了喲,白起一定會給你小鞋穿噠!
還比如……
雖然現在是攻破邯鄲的好時機,但秦國國內就真的沒有壓力嗎?秦國為了支撐這場戰爭完全可以說是傾盡全國之力了,白起兵鋒直指邯鄲看起來確實銳不可當,可趙國也是非常強大的國家,邯鄲又是趙國的都城,那是輕易就能打下來的嗎?此時趙國已經向魏國和楚國求援,隻要時間再拖延一段,到時候處於弱勢想要求和的國家恐怕就要變成秦國了。
那使者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說了一大堆,且他倒不愧是被趙王專門派來說服範雎的,口才倒確實是好,範雎差點就真的被他說動了。
可惜就可惜在了差點兩個字上……
範雎對那使者露出一張笑臉:“您說的實在是太對了,我這就去麵見大王,與大王分說清楚。”
範雎笑了,那使者自然更要笑了:“丞相高義,此次必然再立大功,將那白起牢牢地壓在身下,我這裏還帶了些禮物來,特意祝賀丞相。”
使者說的,自然是那幾大箱子的金銀珍寶了。
範雎自然是笑納。
見範雎毫無反對的手下禮物,那使者是徹底放心了,秦法嚴苛,範雎既然收了他的禮那就絕無再回頭的道理了,否則他自己就要受到嚴厲的處罰。
然並卵,範雎轉臉就去找昭襄王把事情全給抖出來了。
範雎的話叫昭襄王最近本有些猶豫浮動的心思立刻堅定下來。
趙國既然主動要求割地求和,那就證明趙國如今是徹底不行了,就算是邯鄲那也不過是花架子空好看罷了。
要知道,被長平之戰所坑進去的那四十多萬趙軍可都是趙國的青壯精銳,一次性損失了這麼多的部隊,就算是趙國也承受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