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逸之從懷中拿出一個錦袋,遞給石奮:“我本想帶王子回來,與太傅大人與公主相聚,王子卻不願離開軍營。他留下了一封信給太傅大人。”
石奮接過錦袋,拿出布帛:
“外公大人金安:
孩兒昊楓如今身在北地郡軍營,一切安好。國恨家仇,刻骨銘心。隻恨文成未達,武德未具,不能妄言複國安邦。軍營正是孩兒修煉之所。待修為略有所成時,自會去拜見外公。
月兒自小嬌縱,望外公代為嚴管。但其心極善,亦望外公代為疼愛。
孫兒昊楓跪稟”
石奮深深地歎道:“逸兒,難為你不遠千裏地跑去北地郡。昊楓那孩子我上次見到時也不過四歲,卻是極有主見,很像他父王。唉,亡國之恨,複國之心,他不可能放下,恐怕他是不會願意留在長安的。隨他去吧!”
月桐忙道:“外公,我們一起去北地郡見見哥哥好不好?”
蕭逸之斷然否決:“不行,這一路去北地郡顛簸難行,太傅大人會過於勞累。再說,軍營之地是不會讓女子進入的。”
月桐瞪了蕭逸之一眼:“不讓女子進,那我打扮成男子就行了。”
哲安道:“公主,請放心和太傅大人回長安,我會去見王子。”
月桐急道:“哲安叔叔,你不與我一起去長安嗎?”
哲安淒然道:“王上王後要我把公主帶到太傅大人身邊,我的任務算是完成了,是時候要回去看看活下來的兄弟。匈奴沒把月氏人全殺光,那月氏就還有重建之日。王子要複國,我必然要去助他一臂之力。”
月桐急道:“哲安叔叔,我和你一起去。”
哲安憐愛地看著她:“戰場不是女子該去的地方。王上王後希望你好好的過日子,將來嫁個好夫君。複國興邦的事,你不要再牽掛了。”
月桐靜默半晌,悵然道:“我好恨自己為何不是男子,不能與你們一同殺敵,把匈奴趕離月氏。”
蕭逸之道:“你忘記了你的刺繡救回了五千月氏士兵的性命嗎?要殺敵不一定要上沙場,要救人也不一定要揚刀射箭,你明白嗎?”
月桐怔怔地望著他,他的目光很溫柔卻堅定,一如夜空中撫慰人心的明月。
石奮道:“逸兒,我原想在鳴月莊多待些日子,但如今與月兒重逢,我想讓她的外婆早日見到她。過了元宵,我便啟程回長安。”
蕭逸之臉色微變,旋即恢複淡然:“逸之本想多留太傅大人幾天,但也不想讓太傅夫人多牽掛。馬二爺會陪同太傅大人與公主回長安。”
月桐看向蕭逸之,心裏有種莫名的失落。
蕭逸之對文叔吩咐了幾句,不一會兒,文叔把蕭逸之的七弦琴拿來。
蕭逸之對月桐道:“明日是你生辰,我沒什麼禮物相送。我看你琴藝大有長進,就把這把七弦琴送給你。”
蕭若遊臉色驟變。
月桐半信半疑道:“我看你對這七弦琴很愛惜,尋常丫頭都不讓碰。這琴的音色倒真是極美,我喜歡得很,你當真把它送給我?”
石奮察覺蕭若遊臉色大異,忙道:“逸兒,這琴的音色如此不凡,想必極為珍貴。月桐年紀還小,配不上彈這琴,你還是收回吧!”
蕭逸之意味深長地道:“世上恐怕隻有月桐公主配得上彈這把琴。太傅大人就不用推托了。”
蕭念之看了看淡然卻篤定的蕭逸之,又看了看眼神晦暗不明的蕭若遊,心中微笑:四弟,這琴是爹當年遍尋天下找到的百年古琴,送於你娘的訂情之物。你如今把它送月桐,是要對爹明示你是非卿不娶了。
月桐歡喜道:“少莊主,那我就卻之不恭了。我會好好練琴,總有一天會彈得比你好!”
蕭逸之微笑地看著月桐:“我等著聽你得琴音!”
蕭若遊去到蕭逸之房中:“逸兒,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你有龜茲王的婚約在身,月桐雖是亡國公主,但她畢竟是太傅的外孫,他不會讓她嫁你為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