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譽兒,你怎麼了?”段正明連忙關心的問道。
“我看著太師伯圖上的紅線運氣,可是,我覺得我的胸膛快要炸了。”段譽臉色漲紅的說道。
“譽兒,你跟我來。”那枯榮大師聽到段譽的話之後,對他說話。
段譽點點頭,跟上枯榮大師,而枯榮大師,卻是將六幅劍譜收了起來,然後對自己身邊的段譽說道:“焉知福禍,就看你的造化了。”
而這個時候,吐蕃國的國師也已經到了天龍寺的門外了,他這次來的目的,段正明等人猜的沒錯,不是什麼為了完成好友慕容博的遺願,而是心中覺得自己的吐蕃國在武功上,應該是天下第一,其他國家的武功,都不能與其相比,他這次從吐蕃國出來,就是要學盡天下的精妙武功,然後,再將他們全部廢掉,這樣一來,就沒有什麼國家的武功能和吐蕃國相比的了。
而這次來到天龍寺,隻是他選擇的第一站而已!
另一邊的枯榮大師,也已經感受到吐蕃國國師已經到來,便詢問自己的弟子,六脈神劍修煉的如何了,這一戰可是關係到他們天龍寺百年威名的,大意不得。
“大師,雖然練得不甚純熟,不過,似乎可以迎敵了。”其中一個高僧應道,他們本來的功力就不差,天資也夠,雖然不能修煉完整的六脈神劍,不過,專攻一項的話,還是沒有什麼問題的。
“很好,本因。”庫容大師說道:“你去你鳩摩智到三塔下麵會麵吧。”
“是!”法號本因的高僧應道。
之後,眾人也都前往三塔,準備在那裏接見鳩摩智,至於段譽,則是一直跟在段譽的身邊。
“吐蕃國晚輩鳩摩智,參見前輩大師。”鳩摩智見到枯榮大師後,執後輩禮說道。
“國師原來,老衲未曾遠迎,失禮了,國師請坐。”枯榮大師道。
“佛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小僧根慧駑鈍,未能參透愛憎生死,真沒有想到,慕容博老先生那麼早就去世了,小僧的信,想必大師已經看過了,小僧的請求是否為難了貴寺,還望諸位長老慈悲。”鳩摩智坐下來之後,再次的提出了自己此次前來的目的。
“你與慕容先生相交一場,即是因緣,緣分既盡,何必強求?”
“慕容先生當年論及天下劍法,將大理國天龍寺的六脈神劍列為第一,還說,平生未能得見,是最大的憾事。”鳩摩智說道。
“不知當年慕容先生為何不親自來?”高僧說道。
“嗬嗬,慕容先生知道六脈神劍是貴寺鎮寺之寶,不便借閱,大理段氏雖是皇族,但不忘江湖義氣,仁愛愛民,澤被蒼生,因此,他也不便盜取。”鳩摩智說道。
“你和慕容先生既是生前好友,就應當遵循他的遺意,不便借閱,也不強取。”
“怪就怪小僧,曾經說過,慕容先生既不便親取,小僧代勞,大丈夫一言既出,生死不悔!”鳩摩智狡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