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又稱昆侖虛、華夏第一神山,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總麵積達五十萬平方公裏,綿連縱橫。海拔巍峨。昆侖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脈之祖”。
作為共和國西部山係的主幹,這條從東向西綿亙兩千多公裏的山脈,在世人眼中,從古至今都籠罩著一層神秘麵紗,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昆侖山有關,被認為中華民族的發源地,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便是西王母。天朝道教文化中,這位人頭豹身,由兩隻青鳥侍奉的神仙是道教正神,與東王公分掌男女修仙登引之事。
這一片連綿無際的壯麗山河,是一個從來都不缺少靈氣與飄渺傳說的聖地。
隨著歲月的變遷,越來越多前來朝聖的遊人打破了昆侖數千年來的沉寂,但海拔接近五千米的高度上,依舊是一片未曾被世人所涉足的淨土。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這裏沒有鶯歌燕舞,沒有花草樹木,入目處盡是茫茫無際的皚皚白雪。
寒風料峭,風雪飄揚。
怎麼看都不似會有活人生存的冰川上,一道單薄的身影跪在冰天雪地之中,發梢已經落滿了細碎的雪花,整個人似乎也和整個蒼茫天地融為一體化作白色,他卻一動不動,似乎對刺骨的寒冷一無所知或者早已失去了知覺,臉龐上布滿了冰霜,嘴唇蒼白,顯得孤獨而淒冷。
厲風呼嘯,大雪飛揚,這是一場世人注定無緣瞻仰的壯闊風景。
男人似乎忘卻了一切,靜靜的盯著麵前的一張與他一樣孤零零的木牌,一個二十二、三歲的年輕人,居然像是曆經了榮辱沉浮和看破了紅塵俗世的老人般,眼神中透露著超出他年紀的悲愴和滄桑。
大風愈來愈裂,風雪漫天,年輕男人衣著黑色的單薄風衣,在這片冰天雪地之中卻似乎察覺不到一點寒意,伸出手,緩慢,像是撫摸著一件易碎的珍寶般,一點一點拂去木牌上沾染上的雪花。
慈母鬱夢玲之墓,不孝子李經略立。
隨著雪花被拂去,一行日益模糊的朱砂字投過漫天的風雪漸漸顯現在眼前,筆跡看得出有些青澀,但卻透著入木三分的鋒銳,一股戾氣倏然間穿過了十五年的歲月,隨著厲風,在這片荒無人煙的冰天雪地中呼嘯開來。
年輕男人靜靜看著麵前的墓碑,除了拿手拂去不斷沾染上木牌上的雪花,其他時間都猶如沒有生命的雕塑,一動不動,任由風雪落滿全身,亦然置之不理。
大雪紛紛揚揚間刻沒有停歇的下了一天一夜。
他就那麼一動不動跪了一天一夜。
當光線掙脫地平線的束縛開始朝整個人世間放射光輝,商賈和遊客也開始了一天的日程,靜謐的昆侖山下又逐漸變得熱鬧起來,人聲鼎沸嘈雜不斷,但這片鮮少有世人涉足的冰川上依舊是天寒地凍冷徹人心的場景。
天地蒼茫,萬籟俱寂。
不知道什麼時候,一個衣著道袍的老人無聲無息的出現在了年輕人身後,雪地上也沒有留下半點足跡,恍若憑空出現,他道袍上那副精密的八卦圖案在光線的照耀下反射出熠熠的光輝,眉目花白,長長的白須隨著呼嘯的寒風而飄浮擺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