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四章 戰略(1 / 2)

[\"在唐國怎在發生內亂的時候,西北戰場也開始起了風波,隻不過這一次,是又淩英聯盟發起了反攻。

淩英聯盟不像諾爾諾斯軍隊一樣想要迅速奪回全部城鎮,他們打算采取緩攻的形式。於是有十幾萬名士兵舉著大盾長槍組成各式各樣的重型冷兵器陣形,如同一隻隻鋼鐵巨獸一樣緩緩接近諾爾諾斯軍隊的城鎮。而在這些重兵之後,則是有著上千座遠程迫擊炮,不斷地對那些城鎮內部進行轟擊。

對於這些城鎮淩英聯盟也沒打算要了,所以他們采取的是火力地完全覆蓋,想要將地方城鎮裏麵每一個敵人、每一磚每一瓦全部都毀掉,讓敵人無城可守。

這些失守的城鎮裏麵早已經沒有平民了,所以淩英聯盟也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都是不要命地進行采用迫擊炮進行轟炸。

而一旦城鎮裏麵的那些敵軍想要衝出來的時候,盾兵大陣上前死擋,而在盾後,又有十幾萬名士兵拿著格式槍械進行射擊,其中更是有數千名狙擊手,他們的任務也隻有一個,那就是猿人。

所以說就算淩英聯盟有猿人來犯,大量的士兵包圍上去,狙擊手不斷射擊,它們也都肯定一命嗚呼。

隻不過每進攻一個城鎮,都必須投入三十多萬名士兵,其中炮彈、子彈更是消耗無數,最後什麼也無法占領,隻是單單將那些諾爾諾斯軍隊給擊退而已。

這種打法是軍委會經過討論後實在想不到什麼好辦法時才製定的出來的笨方法,不過這種打法雖然笨,但卻很有奇效,核心隻有一個,用人數、後勤補給壓死對方。

諾爾諾斯軍隊入侵淩英洲才幾個月的時間,根本沒有多少補給,它們軍隊的數量也相對比較少,所以隻要淩英聯盟用量來壓它們,諾爾諾斯軍隊肯定吃不消,更何況它們還要越過守望河來呢。

一波硬攻,不到三天便能會掉一座城鎮,雖說最後消耗的的敵軍並不是很多,但也讓它們失去的立身之地。

同時為了防止諾爾諾斯軍隊也會打起野外遊擊戰,進攻的軍隊一直都是保持著堅固陣形一路前行著,每一次再即將進攻一座城鎮的時候,他們至少會就地安營紮寨三天,硬生生建立起了一個小型的堡壘。

麵對這些堡壘射數十萬名淩英軍士兵,即便是諾爾諾斯軍隊的那些猿人也不敢有一丁點異動。

而就是這樣一點點向前挪,淩英聯盟派出一百多萬名士兵分成三股,在一個月多的時間內就毀掉了地方十座城鎮,並大約消滅敵軍三萬鼠人和若幹猿人、人類。而淩英聯盟這邊,傷亡卻還並沒有過萬。

這一切戰果,也歸功於一個人,那就是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寇千。

寇千在大穿越發生之前就是一名軍事家,而他比較敬仰的一名軍事家是清末的曾國藩。曾國藩那一套“結硬寨、打呆仗”的戰法對寇千有著很大的影響。

所以寇千本人一直也崇尚用一種比較穩的方式去慢慢向前挪,之前在暗淵森林攻打鼠人大軍的時候,寇千就是采用這種方式。後來要不是諾爾諾斯軍隊的入侵,寇千這種打法也肯定會將鼠人大軍消滅。

現在當兩方都處於穩固局麵的時候,寇千再次提出‘結硬寨、打呆仗’的打法,剛才是的確有很多人持反對意見,認為這種方法太笨的。而在寇千的堅持之下,最後還是采取這種打法,最後的成果寇千也向所有人證明他是對的。

即便是林星和梁生這兩個軍事副委員長,也對寇千萬分欽佩。

這種打法雖說的確取得很大成效,但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對物資的消耗太快了。先不說炮彈和子彈,就單單淩英軍每次行軍時建築起來的那巨大而又堅固的堡壘,也幾乎將整個淩英聯盟的建築物資給掏空。

木材、混凝土、鋼筋、沙石,這些無一例外都需要很大的消耗,同時還需要動用很多汽車隨軍而行,每一輛運輸的汽車更是需要有大量的士兵保護。

可以說為了這場戰役,淩英聯盟所有士兵都被動員起來,就連那些常規訓練都給停了。六成的士兵在打仗,而四成的士兵全部都是在擔任後勤的工作。

而事實上後勤也是一支軍隊必不可少的力量源泉,也正是有了這些後勤補給,淩英軍才能一步步將戰線推前。

新世曆12年6月3日,諾爾諾斯軍隊棄掉所有城鎮,撤回了守望河以西,同時在守望河那裏建造起了一道綿長而又堅固的防禦性。一旦淩英聯盟的軍隊一渡過守望河,肯定會立即遭到鋪天蓋地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