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過年1(1 / 3)

思元開始了正式的假期。臨近過年,市中心的街道裝飾得越來越靚麗,各個綜合體相互競爭著裝扮店麵和街鋪,隻為吸引顧客眼球。

思元在家閑了一日,就忍不住回龍灣鎮上去了,爸爸的園林又經過一番裝修,居然顯得更有韻味。

隻是思元去的不是時候,她去西苑的書屋向前台的員工問詢趙廠長人在何處,好巧不巧,趙沛民一個小時前已經出發去茶廠,大概天黑才會回來。

員工們都穿著改良過的古裝式衣服,煙青色,與整個園林搭得很。

思元臉色露出淡淡失落,那員工便問:“請問你找趙廠長是……”

思元笑笑:“我是他的女兒,沒事,我在這裏等他就好。”

她本想留在書屋找一本書來看,這裏的書架都是雕花木架子做的,配上琳琅滿目的書,思元進門的時候已經心動。待會兒向員工要一杯茶喝,這裏有最頂級專業的泡茶工具,一天悠悠閑閑下來等爸爸回來也不錯。

那員工聽說她是趙廠長的女兒,嘴巴卻長得老大,笑著半晌沒說出話。

“你就是思元吧?”

前台的員工是差不多二十多歲的男孩子,和她差不多的年紀,思元猜測他是爸爸教過的學生,在聽到思元的名字後笑得恍然大悟,思元有些不明白,怔了一下才答:“是啊。”

“終於盼到你來了,趙老師給你準備了一個驚喜,走,我帶你去中庭看看。”

員工領著懵懵的思元來到中庭,這“驚喜”來得莫名其妙,從來也沒有聽爸爸提起過,思元心中漸生期待。

思元第一次來園林的時候,還沒有給這座園林新起名字。作為龍灣鎮上難得興起的一處古色古香的休閑處,又是以茶為代表,以讀書為趣味,以住宿為特色,趙沛民為園林名字的事兒還廢了不少腦筋。

他有個寶貝女兒,也遺憾陪伴女兒的時間太少,他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不過是家人與茶這二者。思慮再三,便想把女兒的名字與園林名字結合起來。

如此便有了“飲水思源”四字。

“飲水思源”被印在上等漆木的匾額上,掛在中庭的正中間處,一進中庭便能看見那高高掛著的四字。

思元踏過中庭的門檻,也是一眼就看到。

來訪過的遊客得知趙廠長為園林起了名字,就叫“飲水思源”,不免詫異這名字太過普通,沒有特色。

趙沛民悠悠道:“你們不懂,‘思源’二字對我很重要。”

“源”字意為水流起始處,好茶講究好水,好水的四字標準為“清、輕、活、冽”,泡好茶就需要這樣的水。“思源”亦“思元”,可謂對趙沛民意義實屬非凡。

四字極大,匾額亮堂堂,思元第一入眼就心生敬畏。

從左看至右,又從右看至左,把四個字印在心裏。

飲水思源。思元明白了,那是她的名字的諧音。

員工看著發愣的趙思元,笑著說:“老師特意請了清朝做匾額的大師的傳人來挑木刻字,緊趕慢趕,幾天前才掛上,今天恰好你就來了。”

思元緩神微笑,說:“爸爸很有心,我很喜歡。”

員工說:“老師聽見你這麼說,一定很開心。”

後來思元便讓員工去忙他的事情,她自顧自上了二樓,極目遠眺,遠處有田野好風光,也有叢林林立。清河圍著園林繞了小小半圈,朝北見河上來了客人,船娘正搖著床載客人遊覽。

從城市回歸安逸小鎮,果然整個人都輕鬆起來。

午飯是跟著員工們一起吃的,思元一細問,那位在西苑櫃台收銀的員工果然是農林大學的學生,隻不過學的是園藝,但自小就對茶感興趣,特地趁著寒假來這裏兼職。

他對思元說他姓周,趙沛民就叫他小周,讓思元也跟著叫他小周就好。

中午的時候小周叫思元一起吃飯,他們員工都在後廚房隔開的一間屋子裏吃飯,問思元是要和他們一起,還是在客人就餐的餐廳設一個席位。

思元自然不好麻煩大家,隻說:“我和你們一起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