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足飯飽之後,眾人這才散去,臨走時嘴裏都還念叨著明天一上岸就要帶人去圍獵袋狼。
劉仁軌剛想離去卻被李承乾拉住,“正則這是要去哪兒?”
劉仁軌微微一愣,笑道:“自然是回營休息,不知楊大人有何貴幹?”
李承乾麵露些許不悅,“無人時叫我楊兄便是,我虛長你幾歲,叫我一聲楊兄總不算是占你便宜吧。”
劉仁軌哈哈一笑,又換著答了一次,“敢問楊兄有何貴幹?”
李承乾也笑了笑,說道:“貴幹倒是不敢當,隻是想讓你來統率我的親衛營,不知正則你意下如何?”
劉仁軌可沒料到李承乾會突然來這一招,見他遇上這等好事還猶猶豫豫,那個與他同行的士卒自然有些幹著急。
本想開口替劉仁軌答應,但沒想到劉仁軌沉默許久後居然一口答應了。
第二天一早,眾人起床之後便開始將船靠岸,然後開始把在岸上能用到的東西給搬上岸。
山坡上,李承乾正與下屬商議如何在此地築城,這座天然良港顯然讓他們覺得很是滿意,隻是眾人又因為這座城池,到底該建圓形城牆和方形城牆而發生了爭執。
劉仁軌如今乃是李承乾的親衛營營長,這種會議他自然也是在場。
隻見眾人爭論的不可開交之時,劉仁軌突然開口道:“不知各位大人可曾想過不造城牆?”
啥?不造城牆?
眾人紛紛轉過頭,就連李承乾也一臉疑惑的看向劉仁軌,楊湃奇首先說道:“小子,沒有城牆,要是有敵軍進犯,你告訴老夫該憑何據守?”
劉仁軌好像早就想好了這個問題的答案,楊湃奇剛一問完,劉仁軌便不假思索道:“回楊將軍,沒有城牆,我等仍可以鹿砦壕溝沙袋等當作掩體阻擊敵軍。
再而言之,我軍將士所使武器以火器居多,要是站在城牆之上防禦,反而不利於鋪展。
更何況,一旦進入巷戰,地方的騎兵被迫變為步兵,而地方的步兵又哪裏是我火器營的對手。”
楊湃奇等眾武將聽了之後,紛紛點頭稱是,看來劉仁軌的見解確實有其獨到之處。
而劉仁軌見自己的意見像是被人所接受,於是越說越膽大,接著說道:“築城之時到底該不該修建城牆,此事我等新世學院弟子早就在課堂上討論過,大家也都是和諸位大人一樣各執一詞。
然而下官確實覺得此座新城大可不必修築城牆,一來可以大大節省建造時間,二來則可以任由百姓自主修建房屋,不再受城牆和城池大小的約束,三來則是我剛才所說的我軍作戰方式正慢慢改變的問題。”
此言一出,眾人紛紛頷首稱是,新城是否建造城牆也因此而得出定論,會散之後馬嶽西卻悄悄留下。
馬嶽西顯然對劉仁軌同是新世學院學員而更加感興趣,隻是當劉仁軌報出自己的名諱時,馬嶽西著實吃驚不小,因為他以前在學院裏的時候壓根就沒聽說過有這麼一號人物。
可是剛才這劉仁軌陳述修築城牆的利弊時,馬嶽西能明顯感覺出劉仁軌思路清晰有理有據,以他的才華統率一個親衛營,簡直是大材小用。
隻可惜馬嶽西在提出要將劉仁軌調入參謀營時,李承乾想也未想就當場拒絕,他拒絕的如此果斷,馬嶽西自然不好再提。
於是,為了緩解尷尬,馬嶽西便問李承乾可曾給這處天然良港想個名字。
李承乾思索了半天,這才答道:“不如就叫觀音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