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的消息放出去後,百姓三三兩兩時不時議論一下,但是對於賣煤一事還是心懷擔憂,可一想到這是山上那幾位放出來的消息,心裏又有些雀躍。
別人還在猶豫,何間在聽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就當機立斷了。
跟著唐國公做買賣,那是穩賺不賠啊!
想什麼想,還想什麼,等想明白了,機會就沒了!
何間之前因為買鋪麵和雞的事情還欠了些銀子,不過他一點都不擔心,當天便興衝衝的去找了李治,交了定金領了名額後,又馬不停蹄的開始物色鋪麵來,但是現在的雙陽鎮已經不是之前了,買個鋪子還是要花不少錢,思來想去,何間決定找個靠近街道的田,然後再自己蓋個鋪麵出來,這樣雖然有些麻煩,但是可比買鋪子要省錢多了。
何家開始忙碌起來,就連何家婆娘都扛著東西去田裏幫忙幹活,不出七天,一個還算像模像樣的鋪子就造好了。
不過兩三日,天上的雪粒子已經有隱隱變大的趨勢,這個時候一車車的煤從山腳運了過來,何間的鋪子開了張,一開始沒幾個人去買,但是後來因為價格便宜,多多少少就有人去光顧了,不出六日,這唯一的煤炭鋪子,竟然變得火熱起來,且隱隱有超過楊德基的趨勢。
何間睡覺都興奮的睡不著,一整天都賴在煤炭鋪子裏,忙的腳不沾地,每每天黑了,他都有些舍不得將門關上,總覺得這大門一關,自己又損失不少,而且他還要趁著雙陽鎮上還沒其他人開分鋪的時候,趕緊撈一筆獨門壟斷的銀子!
何家鋪子的煤炭開始流傳出去,外麵的百姓也開始大批量的進入,何間的煤炭供不應求,在這個檔口,一天之內又新開了兩家煤炭鋪子,可盡管如此,也遠遠不夠。
最高興的自然還是楊晨,那兩座山的煤礦他挖的不亦樂乎,而且李崇義也已經趕往突厥開始煤脫硫的工序,在冬日正式來臨之前,整個大唐疆域內,起碼能有一半的地方得到煤炭取暖供應,而且將一直持續。
長安地處不算太北,但冬日裏也是冰冷刺骨的很,雙陽鎮上的煤礦還能繼續挖掘個把月,這個把月時間,將長安三輔之地全部打開市場,全然不是問題。
楊晨有信心,光是靠這個冬天,雙陽鎮上大批百姓就能徹底脫貧了,因為這次的煤炭價格並不高,尋常百姓都買得起,更別提是批量進貨的商家。
鎮外的商人早已盯著雙陽鎮,在眼看煤炭獲利頗豐時,馬上就有人來打聽消息了,等知道這煤出處後便有一支商會的人派出代表去找李治。
李治的身份,足以他們仰望,想要和李治談生意,光是壓力就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