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帶了頭,其他人立刻紛紛跪下。
一眼望去,這些人居然沒有一個站著的。
李世民不由得皺起眉頭,楊晨說什麼話了,居然讓這些人情緒如此激動,甚至比剛才來告狀的時候還氣憤。
“黃玉,去拿一份文章上來。”
“是。”
黃玉匆匆下去拿了一份,隨後端端正正放在李世民桌上。
李世民先是看了文章,覺得文采不錯,看起來也十分的有美感,字寫得也好,居然有幾分王羲之的味道,嗯,不錯不錯……
待看到點評紙頁時,麵色卻陡然一凝,隨後又重新拿起文章看了一遍,這回臉色就沒那麼好看了。
底下大臣都注意到李世民的臉色變化,心裏都打著鼓。
最後李世民重重的將文章放下,腦海裏還盤旋著點評內容,上麵什麼都沒寫,就寫了一段故事,而這個便是晉惠帝有名的典故。
帝嚐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
李世民沉默半晌不語,他心中氣憤,同時又覺得心懷寬慰,因為楊晨理解了他的意思,讓他有種知音的欣慰感。
李世民半晌不說話,底下人卻耐不住了。
幾個禦史紛紛疾言厲色,斥責楊晨汙蔑朝臣信口雌黃,而且還大言不慚教訓他們,實在可惡!
楊晨黑著臉聽他們罵了許久,又見李世民沒有說話的意思,便知道他不想充當這個惡人,便道:“幾位斥責我,是因為我是楊晨的緣故,還是因為這些點評都戳到了諸位的痛處?”
其中一個諫議大夫怒道:“都不是,是因為你信口雌黃!你寫下如此汙蔑詆毀之語,下官等雖人微言輕,但是也不容你如此踐踏!”
“沒錯!我等皆是金榜題名之輩,你算什麼,也配點評我們的文章!”
“我等為官多年,如何輔助陛下治理天下早已爛熟於心,還需要你來提點嗎!”
群臣激憤,甚至有許多沒有被勒令寫文章的大臣也有些看不下去,幫腔替他們說話。
杜如晦有些看不下去,想要說話,卻被房玄齡攔住,最後隻得狐疑的退下。
這時楊晨冷笑一聲,走到最前麵的陳禦史跟前,彎腰將他手中的文章拿來,問道:“陳禦史認為我楊晨沒有資格點評你們,也不配點評你們?”
前麵話已經說到那個份上了,陳禦史也不怕楊晨會對他怎麼樣,再說了,自從他當上禦史開始,他說話就沒好聽過!
“不錯!下官以為唐國公太過清高,太過自以為是!你……”
話未說完,楊晨從手裏抽出一張紙,然後示意黃玉遞給李世民。
李世民這回已經回神,等看到手中紙張後,發現上麵的字跡和方才自己看過的點評上的字跡一樣,而且,還都有點眼熟。
楊晨提醒道:“陛下可仔細看看。”
眾人狐疑的再次看向李世民。
李世民突然腦海中靈光一閃,眼中冒著精光:“這是治兒寫的點評!”
話語裏,竟然帶著幾分驚喜。
不過這一點,那些怒氣衝頭的言官們沒有絲毫察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