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歐根尼在黑夜中穿行,他穿著一套衛兵的衣服,來到衛城西北山坡上。他把自己的拐杖和布袋藏在了路邊的草叢裏,才走到一座房子門前。這裏沒有點燈,黑黢黢的大門緊閉著。他輕輕地敲了敲大門,直到連續敲了三次才聽到門內傳來聲音:
“神聖的大地和眾神中最偉大的紮格柔斯。”
“我已參加了祂那流著鮮血的盛宴。”第歐根尼低聲答道。
門靜悄悄地開了。一個戴著山羊麵具的人把他拉進去,將一個同樣的麵具遞給他,第歐根尼默默地將它戴上了。
那人也一言不發地在前麵走著,將第歐根尼帶到了一扇緊閉的門前,他拉動門環,敲擊了四下,門被從內側打開了。
第歐根尼看到眼前出現了一條向下的階梯,一個同樣戴著麵具的黑衣人接替看門人將他帶到地下室中。第歐根尼留心看到門內閃爍著黃色的火光,一些人影在隨著火光搖擺著。
不知何時,引路人已經消失在甬道裏,第歐根尼隻得孤身走進大廳,他的出現讓在場的人停下了交談。
“你是誰?我沒有見過你。”一個披著黑袍,聲音蒼老的人開口道。
“將軍的使者。”第歐根尼小心地改變了自己的聲音,同時拿出一個泛黃的紙卷和一枚印章。
有人接過兩件東西,遞給黑袍人。黑袍人看了看印章,又打開紙卷看了看,說道:“你為什麼來晚了?”
“我有任務。”第歐根尼低聲說道,“將軍的命令。”
“下次記得事先通報一聲。”黑袍人把紙卷和印章遞還給第歐根尼,“你沒有自行解讀聖書,這很好。”
“是的。”第歐根尼盡量簡短地回答,盡管他並不知道對方所說的“聖書”是什麼意思。
“好。”黑袍人不再搭理第歐根尼,而是轉向眾人說道,“一切就緒,我們在開壇日前夜再見。”
“我們要確認那天的來人情況,確保沒有多餘的人在場。”另一個人說道,“到時候和我們接頭的人是誰?”
“我。”第歐根尼再次發聲。
“最好不過。”那人點了點頭,“我沒有問題了。”
“記得按照聖書的指示行動。”之前的黑袍人提醒道,“但不要被人注意到,讀完之後立刻銷毀。”
大家紛紛點頭,便朝著門外走去。第歐根尼希望借機與某人近距離接觸,卻發現大家都保持著距離,互不交談,一個接著一個地走了出去。
“莫名的謹慎。”第歐根尼這樣想到,“之前那個護衛隻說是來這裏見麵,卻不知道到底為了什麼事情。現在他們仍然不說行動的計劃。”
他就這樣走在一行人的最後,看著眾人分別間隔著一段距離走出地下室。第一個人率先走出大門後,從門縫將麵具遞給看門人,接著看門人便站在門前,確認那人的身影消失在巷子裏才讓第二個人出去。這讓第歐根尼希望借機跟蹤的計劃又落空了。
第歐根尼最後一個走出大門,他把麵具摘下來,想要遞給看門人。看門人伸手要接,卻和他的手撞在一起,麵具掉在地上。
“抱歉。”看門人連忙彎腰去撿那個麵具,等他直起身子的時候,第歐根尼已經不見了。他覺得夜風有點涼,於是趕緊關上了大門。
第歐根尼拐了幾個彎,確定後麵無人跟蹤,才拿回了自己手杖和布袋。他脫下士兵的衣服,塞進袋子,換上平日常穿的鬥篷。最後,他拿出一個山羊麵具,在手裏把玩著。
“他們在謀劃一件事情。”第歐根尼沿著衛城山下的大路向市集走去,“時間在開壇日前夜,那會是什麼呢?”
在雅典,百花節(Aeria)是除了“泛雅典娜節”之外最為盛大的節日,它象征著春天的到來,同時是祭祀酒神的狂歡節。百花節一共持續三天,第一天稱為開壇日(Pithoigia),第二天稱為酒盅日(Choes),第三天稱為瓦缽日(Chytroi)。這三個日子分別為八月的第十一、十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