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歉,這聽起來像荷馬的歌謠或赫西俄德的神話。”亞裏士多德搖了搖頭。
“神話?宙斯,赫拉,波塞冬,他們也無法擺脫冥河(Styx)的控製。而人們卻說,泰勒斯操縱了冥河之水。所以,人們殺死了他,他們認為,隻有冥王本身可以將他管轄起來。”
“隨後,米利都城被毀,他的弟子們四散奔逃。他們有的人也試圖將自己的理論付諸實踐,有的人失敗了,有的人成功了。但大家都很困惑,就是因為你說的那個詞:原因。”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某個理論可以被實踐,某個實踐結果是怎麼來的,他們隻是在誤打誤撞。”歐多克索的語調上揚,“直到伊菲索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發現了真相。”
“赫拉克利特?”赫米阿斯今天這是第二次聽到這個名字了。
“是的,‘智慧隻在一處,就是認識那駕馭一切的邏各斯。’他說世界就是一團火,永恒運動的活火,而主宰這火的就是邏各斯。一切實踐成功的根源,在於借用了邏各斯之主的力量。”
“邏各斯(logos)?不就是說話嗎?”赫米阿斯開始懷疑自己聽到了什麼難以理解的阿提卡方言。
“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並沒有錯。語言的力量就是邏各斯的力量。”歐多克索點了點頭,“在赫拉克利特之後,愛利亞的巴門尼德(Parmenides)證實了這一點:思維與存在是同一的。換言之,我們的語言表達的是我們的思想,而正確的思想與存在應該是一致的。這就是正確的理論可以成功被實踐為現實的原因。”
見一行人都若有所思,歐多克索繼續說道,“語言可以被現實化,這是人類最偉大的發現。巴門尼德奠定了哲學的真理之路。但他同時還指出了另一條路:意見之路。”
“很早之前人們就發現,語言具有迷惑性,說謊者可以顛倒黑白。但是從沒有人想到,一些人將語言的這種特點利用到了極致。他們就是智術師。”
“他們是沿著意見之路走下去的那些學者,他們自稱為智者,並與古代先賢共享這個名字,但在雅典,在學園,我們明白他們是兩路人。”
“你看到的那些智術師,他們善於使用語言,構造種種幻術或各種巧妙的用法,這都被稱為智術,或者叫做技藝。”
“可是,您剛才說,那個智術師技藝不精。”亞裏士多德感覺自己抓住了關鍵,“是什麼決定了技藝的高低呢?”
“孩子,你確實有某種天分。”歐多克索說道,“阿那克薩戈拉(Anaxagoras)提出,努斯(nous),也就是‘心’的力量決定了理論與實踐的強度。努斯的力量是可以被知識(episteme)訓練的,就像身體的力量可以被體育訓練一樣。這就是雅典擁有如此多學校的原因。智術師開辦學校,讓更多的人學會技藝,從而獲取更多的知識。而通過這些知識,他們獲得了名望、權力和財富。因此,城邦尊重他們,但更害怕他們。”
“但是柏拉圖也開辦學校。”赫米阿斯接口道,“我們在學園也會學習這些技藝嗎?”
“會,但不是全部。”歐多克索沉聲道,“智術師教授智術,隻是為了獲取知識;而我們是愛智者(philosophus),我們的教學不是為了占有知識,也不是為了那些享樂。哲學家獲取知識,是為了改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