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爺和嬤嬤吧家裏的糧食都收拾了出來,才剛剛收拾的糧倉,以為過幾天收成的時候又要用了,現在啊,唉。幫著大隊裏的人將糧食收到牛車上,心痛的看著離開的糧食,再看看手裏這未來一個月三人的口糧和一小把嶄新的糧票,嬤嬤拍了拍他的肩膀,爺回她一笑,“沒事。”
也不知大隊裏的人用了什麼法子,反正到了晚上,村子裏的800多戶人家全部都把糧食充公了,隻留下了每戶未來一月用的糧食。看來那個李全申,還是有本事的。
第二天,爺就跟著去了大隊建公共食堂去了,農村漢子有大把的力氣,又是個用土砌成的屋子,幾天而已,就建成了,農村婦女進去燒燒火,漢子在外麵放了的土鞭炮,就意味著人民公社正式建立了。
等到麥子收獲的時候,全村的男女老少都出動了,現在,滿村子的麥子地都是公共的了,所有的人要把麥子全收了,前麵的漢子和婦女拿著鐮刀割麥子,後麵就有老頭們把他們紮起來再背出去,再後麵,老婆婆領著能幹活的娃子們撿漏下的麥穗,在後麵的空地裏,有幾十個男男女女在打麥子,揚麥子。分工合作,有條有理,是那時候的一大經典場麵。村子裏懷孕了的婦女和裹了腳不能幹的婦女都在公共食堂裏做飯,問唐七在哪裏?嘿嘿……跟著村子裏的小娃子們,放在公共食堂裏的炕上,由幾個老婆婆看著。村子裏收麥子,全村出動,沒個閑的,割麥子和打麥子的掙10分,捆麥子背出去的8分,撿麥穗的4分,做飯的7分。那個時候,日子雖苦,但是,那時候,農忙時候分享的喜悅是所有人記憶深處不可忘卻的一部分。
食堂裏下的麵條,一人一大碗麵,坐在小板凳上,跟自己的親朋好友聊著天,有好笑的,全部都哈哈大笑起來,唐七在一身汗味兒的爺懷裏看著周圍曬得通紅通紅的樸實的農民們,其實,在這些苦日子裏,也有美好的記憶。
幹了半個月,終於將麥子都收了上來,一些戶本來不種糧食種著菜或果子的也都成了集體財產。這也算好的,其他村子裏,自個兒家裏中的那些菜都必須得充公,隻是李吉村沒這麼做。公社活動正式在村子裏活躍了起來,除了,中午和晚上都要去食堂去,要用糧票來抵,在那個時候,糧票就是錢。
又全村出動,將玉米棒子、棉花……糧作物都種下了,在集體人力從灣裏取水澆地,這農忙時節就算是告一段落了,唐七也在農村粗糧淡食的豐富營養補充下,從小嬰兒成了小娃娃。
村子裏的突然有了流言,說是人家村子公共食堂裏頓頓有肉、有菜、饅頭隨便吃,個個都胖的跟啥似的。李雅歌聽了後有些慌,很快這自然災害就來了,若是浪費糧食的話那可糟了。她想讓娘娘去勸勸大隊長,可是,又不熟,沒理由說啊,總不能說未來要大旱了,別跟其他村子一樣浪費,以後,會餓死人的。不把她們當瘋子看才怪。
晚上,唐七家的門敲了起來。
二姐:
第二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