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墳頭蹦迪(1)(2 / 3)

爬樹的壽春郡王,騎大馬的壽春郡王,和宮女玩躲貓貓遊戲的壽春郡王,拿著彈弓端鳥窩的壽春郡王等等,在其他人(主要是壽春郡王的鏟屎官們)看來,壽春郡王多有活力,多聰慧。可在“我兩眼能看到精怪”的郭槐看來,上麵係列活動裏的壽春郡王都得替換成狸貓,一隻皮毛油光發亮,還有著環狀花紋尾巴的狸貓!!!

如果單看那隻狸貓,體態優雅,皮毛發亮,上麵的斑紋也很獨特,非常的萌。可郭槐一點都萌不起來,他就覺得他仍舊處在連連噩夢中,那不是狸貓,不是壽春郡王,那就是羅刹鬼,是來報仇雪恨的!

問最後一點郭槐怎麼知道,無論他昨夜裏睡到哪裏,即便是睡到皇城外他的私宅裏,第二醒來他的床頭總是會放著死老鼠;不管他走到哪裏,隻要是遇到貓——即便那貓不是狸貓——貓們總是盯著他衝他咧嘴笑……郭槐膽子再大也被嚇掉了。

短短時間內,郭槐就從囂張的內監變的瑟瑟縮縮的,人不人鬼不鬼的,穿著那身灰色的內監服飾,看上去就像是隻灰撲撲還瘦脫了的老鼠。

一個字,慘!

劉德妃的日子也不好過,她一直都很受趙恒愛重不假,可誰讓半路殺出個妖精呢。這血濃於水的寶貝兒子,和愛重的女人,男人啊,尤其是盼兒心切的男人,過不了多久就會看出這兩個在他心中孰輕孰重了。劉德妃雖沒有失寵,但到底不比從前了,再加上她也是千盼萬盼來的兒子,因為她自己造的孽早產了,使得孩兒體弱,到底沒活過兩周歲就夭折了。

俗話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變態,在多重折磨下,劉德妃黑化了,她借由她兒子的夭折,懇請趙恒請來了當朝最德高望重的了無大師來給她兒子做法,送他安然往生。

這自然是要“暗度陳倉”:祈福是假,捉妖是真。劉德妃也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所以這一次等待她的也仍舊是“意外之喜”——

了無大師佛法高深,乍見虛歲三歲,穿著一身描金大紅色對襟,頭上用紅頭繩紮兩個衝鬏,眨巴著一雙又圓又亮的大眼睛的壽春郡王,當下就愣住了。

劉德妃當下便以為了無大師是看穿了壽春郡王的真身,下一刻就要來一句“呔,妖精”了,可等啊等,劉德妃也沒等來這句話,而是等來了無大師對官家:“此子非同凡響,官家得此子乃我朝大幸,善哉善哉。”

哉你媽個頭!

劉德妃喉頭腥甜,原是一口心頭血哽了上來,變態不成,就隻有自取滅亡了,她當下什麼都不顧了,嚷嚷起來:“官家,您這心頭肉卻是不凡,他根本不是人,他是狸貓成精啊,官家!”

趙恒的臉立馬陰沉了下來:“德妃,休得胡!”

被狸貓精的真狸貓精,壽春郡王很是真爛漫的背著手:“喵喵,我喜歡喵喵。”

——是噠,虛歲才三歲的壽春郡王在“貓”和“喵”這兩個字上,總是帶著那麼些可愛的口齒不清來著。

趙恒的臉色都緩和了。

可人家壽春郡王明明很萌的喵喵,看在劉德妃眼裏是狸貓在話,聽在她耳朵裏也是“喵嗚喵嗚喵喵嗚”,成了徹底壓彎她的一根稻草,很是瘋魔般的嗬嗬笑起來,完了冷不丁就衝著壽春郡王過來,“狸貓,我打死你這個狸貓精!”這是要手撕人壽春郡王了。

想當然的手撕未遂,而這手撕未遂的後果很嚴重,劉德妃被打入冷宮,她手下包括郭槐一幹人等自然是連坐了,郭槐在聖旨下來前就相當生無可戀的把自己給吊死了,嘴角還帶著解脫的笑容。

至此,劉德妃一係退出了舞台。

喵喵殿下,呸,是壽春郡王在皇城中的地盤得到了進一步擴張,徹徹底底成為了皇城霸主,人人得而敬畏之,當然也不止愚蠢的凡人,還有皇城甚至漸漸擴張到整個汴梁城的貓子貓孫們。起來,當貓兒靜臥牆頭時,有誰會懷疑那是一隻線貓(與線人對應)呢,便是自家的貓來書房,在宣紙上踩出幾朵梅花,也隻會認為貓兒頑皮,不會認為人家是隻有雄心壯誌,來做間諜的貓吧。

可有人就要問了,難道宋朝的文武百官家都養貓嗎?答案還真是,不是做臣子的養,就是家裏的夫人養,誰讓官家家裏就有一古靈精怪,人見人愛的喵喵殿下呢。壽春郡王咱養不成,可養隻貓“借物喻人”沒罪吧,殊不知這根本就是“引貓入室”啊!

不過,這是喜聞樂見的,對吧?

就在這貓族地位壓過狗族地位的形勢下,壽春郡王也跟著長成大孩子了,地位也是節節升高,從壽春郡王進中書令,過兩年又為升王,在八歲時被立為皇太子,賜名趙禎,在朝野地位穩固。

乾興元年(10年)二月,趙恒駕崩,諡號為文明章聖元孝皇帝,廟號真宗,是為宋真宗。

太子殿下趙禎登基為新帝,年僅十三歲的新帝著明黃五爪飛龍緙絲龍袍,一雙明亮有神的貓眼將他襯得……更加稚嫩,更別提人家還有點嬰兒肥呢,這種情況下似乎沒那麼多威懾力,但跪在九層禦階下的文武百官可不會這麼想:先帝身體也不是這一年就不好了,而是前幾年身體就不怎麼好了,那時候太子殿下很順理成章的再側處理朝廷日常政務,裁定軍國大事。

待到真宗駕崩前兩年,太子殿下已經成為了實際上的統治者,因為太子殿下年幼又麵善(可愛)而輕視他的,家裏耗子都不光顧了。句通俗的那就是誰不聽話,就這麼撓幾爪子,撓到你服氣,乖乖做朕的鏟屎官。

咳,對太子殿下的非凡能耐,大臣們領略多了,不服不行,也就官家還被蒙在鼓裏,認為自家太子還是個需要長輩庇護的乖孩子,這不,在駕崩前不放心他的乖寶,就指了他的弟弟,朝野中有“八賢王”美稱的涇王趙元儼來輔佐朝政。這裏麵起來還有點八賢王攝政的意思,到底太子殿下還年幼,還有好幾年才成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