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過留聲,人過留名。如果作為說書人的我,寫的故事能給聽書人帶來些許歡樂和淚水的話,再苦再累也就值了。
這篇文章,寫給正在努力的我和你,寫過正在為夢想努力的我們。
去年的時候,我在網上發布了第一本完本小說。雖然這本小說的點擊量和紅票之類都有點差強人意,但我對自己唯一滿意的一點是,我將它寫完了。這是個完整的故事,有著自己的人物和情感。
那時候,用的是另一個筆名,心裏裝的是另一個人——直到那個人離開了好久之後,才意識到自己原來失去了很重要的東西。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形容這種感覺的話,這個字應該就是“愛”。
是的,我時常習慣去模擬小說中人物的愛恨情仇,想著如果我是他或她的話,我該怎麼去做。但這隻是“如果”,真正輪到自己的時候反倒有些不知所措。
此生最大的動蕩,是來自於內心的不安。過去怎麼樣,不可追回;未來怎麼樣,隻能遙想。就像兩年前,無論如何我也想不到自己會在一個以前都沒在意過的城市,寫著一篇以前自己從未寫過的文字。
天性本就浮涼,奈何空負滄桑。我也曾經追問過,在以後的以後,我們究竟會變成什麼樣子,但沒有人能給我一個完整的答案。在初高中的時候,還有老師會告訴你,考上大學就自由了。但是,自由之後呢?
人的一生,總是在不停地尋找答案。可人生軌跡不同,得出的答案注定是千變萬化。有人能告訴你數學題的正確答案,但沒有人能告訴你未來的道路,該怎麼走下去。雖然還沒有正式走入社會,心境上卻像是劫後餘生。
其實,真正困難的是選擇。比如我可以選擇在午夜裏對著電腦,不知疲憊的碼字;也可以選擇早早地入睡,一覺解千愁。但我寧願在午夜飄蕩,像隻幽魂,用自己微不足道的文字,去敘說那些在腦海中低吟的故事。
每個人心中都有個英雄夢,不管是懵懂少年,疲於工作的中年,還是日落黃昏的暮年。潛藏在心底的那份渴望被重視與被關切的天性,是這種情感的來源。
在開始的時候,每個人都以為自己是世間獨一無二的存在。在信誓旦旦地許下諾言的時候,都把自己當做無所不能的存在。
但真正去做的時候,才會發現自己原來是這般的渺小。甚至當你以為自己做了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時候,在別人眼中,或許隻是個笑話。這個時候,當周邊的人事稍稍有了些變化時,就感覺天塌了般。其實真正做過之後,就會發現——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
底層的寫手,辛辛苦苦寫的東西,真的值不了幾個錢。勤奮點的,日更三千或者五千字,每個月能拿個全勤獎——也就夠兩瓶二鍋頭,幾疊花生米。這不怪網站,因為每個網站都要考慮自己的盈利;也不怪讀者,看不看書那是人家的自由;更不怪自己——除非是沒有努力。
但就是想去寫點東西,想借著虛幻人物的口,去表達點什麼。在寫小說的時候,總是幻想自己就是造物主,鍵盤之下,敲出來的不是一個個蒼白的文字,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虛幻的世界裏,唯有感情是真實的存在。
如果大家喜歡這本小說的話,就請留言之類,給點鼓勵就行;如果不喜歡,一笑而過就是。相逢是緣,路過之後,風輕雲淡。
若是很多年之後,想起了書中的某些話或者某個片段,會忽然有那麼微微的感動,也不枉辛苦一場。
寫於2015年7月7日夜,寫給自己,也寫給那些和我一樣默默在閃爍屏幕前敲字的同袍們。
為了尚未安息的夢想,加油。
全世界,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