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初上征途

浩渺大陸上,一個超級大國大漢帝國,自建國以來,幅員遼闊,文治武功,令四海朝拜,南至夷族,北至草原,蠻族,無不是對大漢天子望北而拜。

然大漢傳世五百年,直至漢終宗,漢終宗劉裳自登基之後,從未臨朝,為了自己享樂,劉裳耗舉國之力,新修寢宮,陪都西京;舉國征選秀女,鬧的百姓凡是家中有女兒的,就算是給別人家做妾、童養媳,也絕對不做秀女,不做嬪妃。

漢終宗不涉國政,漸漸地朝中大權旁落,宦官專權,他們把持朝政,排斥異己,陷害忠良,直至陷害三朝元老李元紘,大漢民心盡散,大漢王朝加劇衰落。朝中官員賄賂宦官,以保證自身安全,但是他們的錢財被宦官搜刮,這些手握權柄的大官們,為了自身的榮華富貴,就不得不從百姓身上搜刮,他們巧立名目,橫征暴斂,無所不用其極,百姓因此更是民不聊生。

終因其暴。政,荒淫無度百姓日益不甘忍受其苦,複共有左右衛,左右龍虎衛和左右鷹揚衛、左右豹韜衛軍和禁衛軍共九十萬,隻是到了大漢帝國中後期,人口劇增,朝廷政治腐敗,隨著土地兼並和階級矛盾突出,朝廷財政空虛,無力養活這麼多兵馬,隻得裁汰。將一軍十萬銳減至五萬,後又受北滿和南賊侵擾,朝廷不得不派兵抵禦,尤其是與北蠻交戰,幾度下來朝廷竟然損兵折將,兵馬糧草軍械虛耗過度,朝廷最後不得不緊閉城門,閉關自守。

到後期時,邊鎮兵馬守將與地方勢力合流,朝廷在積貧積弱之下,也隻得視若不見。如今才有了現在大漢的結局。州蒙氏一族四世三公,卻是不甘忍受其苦,屢遭宦官奸人所害,首先揭竿而起,在蒙淵的帶領下,推翻複州政府,百姓無不是簞食壺漿,夾道而迎。數月之間,雲集影從、響應者不下千萬之眾,百姓紛紛從軍。而各地州府也不斷有起義者。

大漢朝廷派大軍鎮壓,然而國庫早就被宦官們掏空,國庫空虛,財政吃緊,無力支付軍隊餉銀,大漢朝廷早就積貧積弱,軍隊戰鬥力下降,根本就不是經過訓練的蒙氏軍隊的對手,蒙淵手下兵精糧足,將士勇猛,又有越來越多的起義者投靠,軍隊在幾年之間擴充至五十萬之眾。以摧枯拉朽之勢,摧毀了大漢王朝,京都皇宮被焚,上百宦官被斬首示眾,以泄民憤。漢終宗自焚而亡。蒙淵擊敗殘餘勢力之後,陸續擊敗其他幾股地方勢力之後,一舉廓清宇內,成就萬世功業。

與西元前415年,蒙淵建大乾帝國,恢複複州洛城皇城,建都洛城皇都,史稱乾太祖。而後大乾傳世四百餘年……

西元26年,大乾曆431年,帝國財政日益困難,而地方卻是日益壯大,但是政治腐朽,百姓過得越發貧困。早在景宗仁宗年代,不少地方就頻繁爆發民亂,各地不時都有起義。到欽宗年間,各地起義是越演越烈,幾乎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宰相李尚的建議下,允許地方組建地方軍隊,軍權逐漸被下放到地方政府,這一政策很快就扭轉了地方起義的頹局,地方民亂在短短三年就被平息,但是李尚卻是沒有想到,這一權利讓地方太守都嚐到了甜頭,又怎麼會輕易再次交出軍隊呢。

而各地太守聯合上書,就連一些朝中大員也拚命保護地方軍權,軍政一統。李尚與欽宗商議,想要懲治地方保留軍權的刺史。但是太多的刺史以及閣部右丞相趙泰,戶部尚書劉闕,兵部尚書公孫秧,吏部尚書嶽楓等大員都竭力保護,讓李尚無力。李尚終其一生都想要收攏軍權,然而地方勢力已經做大,豈容李尚說砍掉就砍掉?

直至後來,欽宗去世之後,來自草原的一封密信,草原部落聯合李尚裏應外合,破開鎮北關,直逼皇城。這封信傳到了新晉登基的殤宗手裏,而戶部兵部和吏部也分別收到這封信,他們聯名上書,殤宗無奈之下,隻好抓捕了李尚,本想待查證之後,在救李尚出獄。可沒過多久,李尚就被人在獄中害死。殤宗龍顏震怒,下令將天牢中一百多獄官全部處死。

殤宗也因為李尚的死,氣血攻心,一病不起。右丞相趙泰成為宰相。他極力擁護地方政權保留軍隊,趙泰勢大,殤宗無力回天,然而地方軍權也就由此保留。從此之後一直帶病上朝,殤宗臨朝不到十年,就因病而死。大乾帝國又傳世兩百年,傳至文宗蒙乾皇帝。

大乾曆611年,大乾帝國已經傳世六百餘年,傳世到大乾文宗蒙乾這一世,理宗蒙乾也算是勵精圖治,他想盡自己之力,恢複太祖的鼎盛,然而大乾帝國傳世六百餘年,中間還出現幾代的昏庸帝王,再加上政治腐朽,大乾帝國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尤其是在蒙乾晚年,大乾帝國也逐漸走向末路,大廈將傾,風雨飄搖,已到了窮途末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