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過婚的人,和丈母娘鬥爭的經驗十分豐富,不像這個年紀的愣頭青,見未來的嶽母撒腿就跑。劉忙也不主動搭話,在丈母娘麵前老老實實地吃東西,隻不過吃一口就“吼!哈!”的噴火。沒兩下就把嶽母的注意力給吸引了過來。
“謔!小夥子,這麼能吃辣?”開館子的不怕大肚漢,賣麻辣燙的,看著能吃辣的就喜歡。不過劉忙的碗裏略有些誇張了,青菜撈出來都是紅的。
“嗬嗬,還行,您閨女知道我喜歡吃辣,不過今天失手給放多了。”劉忙說完偷眼看了看楊柳依,小丫頭片子,不是衝我瞪眼嗎?哥先拉攏丈母娘。
楊媽媽哪知道劉忙心裏憋著什麼壞呢,回頭瞪了自己閨女一眼,對劉忙說道:“這閨女也毛毛躁躁的,手底下也沒個準,小夥子,別吃了,姨再給你做一碗。”
“這哪好意思呢?本來一碗麻辣燙才兩塊五,我這用了您五塊錢的麻油,你這都賠了。”劉忙嘴上說不用,但是卻不再下筷子了。
“這麼辣怎麼吃啊?辣的吃多了也上火,別吃了,等阿姨這碗。”
“嘿嘿,那也行,我再買一碗,這碗不吃了。”說著劉忙就掏錢。
“買什麼,給你換的,不要錢。”楊媽媽這次也不用楊柳依了,自己去給劉忙準備材料。
“那哪行呢,我自己多要辣的,這樣吧,我飯量大,再買一碗,這次您別給我放辣,我兩碗一摻和就好了,這樣還不糟蹋東西。”
“行,依你,這孩子真厚道,前些日子帶頭買碎西瓜的那小夥子也是你吧,好孩子啊!”楊媽媽總看劉忙有些眼熟,這時才想起來。
“我哪行啊,看看您閨女,那才是好孩子呢,知道幫媽媽幹活,不像我,就知道吃。您有福啊!”劉忙和未來的丈母娘拉起了家常,一說起女兒,楊媽媽一臉自豪是掩飾不了的,熟不知背後的楊柳依眼裏的小火苗都竄出來了。
作為一個吃貨,能把身為廚子的老牛爸爸忽悠的認自己當幹兒子,說起吃來自然條條是到。一會兒說麻辣燙的起源,從三峽的纖夫船工說到巴蜀文化,學識之淵博唬得老太太一愣一愣的,一會兒說食堂的廚子,飯菜如何難吃,被打之後如何大快人心,逗得老太太嘻嘻哈哈。吃完麻辣燙,劉忙也快認幹媽了。
旁邊想偷師的男生們驚為天人!這是什麼樣的境界?在我們還不敢和女孩說話時他就能利用全校檢討的機會表白,我們剛剛想學怎麼討好女孩,他已經和丈母娘談笑風生了。已經有有心人拿筆開始在小本上記錄,泡妞寶典:一,如果不能讓女孩馬上愛上你,那麼讓她先恨你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楊柳依想咬人,手裏的菜葉都被她撕成餃子餡了。心裏怎麼這麼委屈呢?最可氣的是,劉忙都走了,媽媽還念叨:“這小夥子是你們學校的吧,真不錯,跟人學著點。”
人養成一個習慣需要18-254天,劉忙通過觀察,發現不用那麼久,連續吃了五天麻辣燙之後,楊柳依就開始有意識地往自己出現的方向張望了。
愛恨有一個共同的前提,那就是關注,你喜歡我也好,討厭我也罷,反正都會成為我的粉絲,所以才會有藝人不惜糟蹋自己來引起關注。恨我,說明我在你心裏已經有了一席之地。女孩子不能老粘著,也需要適當拉開距離,兵法上叫欲擒故縱,男女之間那叫距離產生美,九淺一深就是這個道理。去的時候咬牙切齒,不去的時候又悶悶不樂。女孩的心思我不用猜,既然通過招人恨的方式在女孩兒的心裏占據了一席之地,那麼冷不丁的一下抽出來對方也會覺得空虛,空虛的時候才好趁虛而入。
另外還有一個原因,菊花實在受不了了,得緩緩。
劉忙日記:
1、墨鬥炒韭菜,最好不要就著蒜吃。
2、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菊花發堵。如果美女難攻克,可以先找嶽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