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之所以提倡母乳哺育,一是因為母乳中自帶的免疫細胞,是合成奶粉中無論如何也沒法比的。二就是因為母乳是專門針對自己孩子個體而產生的食物。所以,他對孩子來說就是最適合的。”
“小鬆就是屬於吸收過盛的那種情況。小鬆才三個月,您還說他這幾個月都沒怎麼長。可是,您知不知道,他現在的身高就已經超過三歲孩子的平均身高了。”
“像他們這類吸收過盛的孩子,用西醫的體檢數據來看是不會有問題的。無論是身高、體重、還是其他各方麵的檢查都會很正常。甚至會比同齡人表現得更好。”
“可事實上,他們的根基已經傷了。形像一點的話,就是拔苗助長的意思。”
這也是中醫與西醫的理論分岐之處。西醫注重數據。中醫的重個體的虛實。相較而言,看得見的數據確實,比人體內那些看不見的問題,更能說服人一些。所以,現代人大多選擇相信數據。
事實上,在沒有研究中醫之前,童大小姐也相信數據。因此,為了讓安明亮相信她的理論,童大小姐也是用心良苦,盡量撿他能聽得明白的話在說了。
“不知您有沒有注意。今天很涼快,可是小鬆一直都在出汗。”
“這點我們早就注意到了。這孩子從小就很多汗,我們也問過醫生。醫生說孩子出汗是很正常的。”安明亮道。
“小兒髒腑嬌嫩,元氣未充,腠理不密,確實容易出汗。”童大小姐道:“不過,小鬆的汗流量已然超出正常犯疇了。”
“小家夥是因為後天脾胃失調,肺氣虛弱,才會大量出汗。肺主皮毛,脾主肌肉,肺脾氣虛,表虛不固,故汗出不止。”
“孩子之前有人貼身照顧,一汗濕衣服立刻就換幹淨的。所以,會很少感冒發熱。可是,孩子送到幼稚園後,一個大人要照顧一群孩子。自然不可能照顧得那麼好。”
“事實上,送兩三歲的孩子上幼稚園,完全可以理解成是有意給孩子提供一個生病的環境。基礎好的孩子,會在這樣的環境將免疫力鍛煉得更好。基礎差的孩子,就會像小鬆這樣,三天兩頭感冒發熱。而且,越治越虛,然後又會引發其他病症。”
“這麼說,孩子的病並非一朝一夕得上的。而是從小就累積起來了。”安明亮道:“如果要治的話,是不是還得從根上著手?”
很好!安秘書長聽懂了。她的苦心總算沒有白費。
童大小姐點頭道:“目前,孩子的表症已經被壓下去了。我會先開一個藥方,將他體內積蓄的邪症發泄出去。然後,再擬一個食譜,你們按照這個食譜給孩子進行食療。要注意的是,之前的藥不能再吃了,奶製品暫時也不能給孩子吃。”
“行,聽你的。那些沒用的藥肯定不能吃了。牛奶也不能給他喝了。得讓那小家夥學著吃飯。”安明亮連連點頭。
“學著吃飯?”童大小姐差點沒噎著。“莫非他到現在還一直以奶為主食?”
安明亮有些不好意思的道:“那小子隻肯喝牛奶,不肯吃飯。”
隻肯喝牛奶?一個三歲的孩子能懂什麼?吃什麼還能由得了他?
童大小姐對此表示相當無語。
“如果他繼續不吃飯,隻要喝牛奶呢?你們打算怎麼辦?”
安明亮自然明白小欣的意思,這是擔心他們不遵醫囑。
“以前是因為大家都以為小孩喝牛奶好。所以,也沒太逼他。現在即然知道,牛奶都將他喝出毛病來了。那自然不能由著他的性子來了。”
“再說,隻要告訴他,喝了牛奶還要繼續打針。吃了飯,就不用打針。我相信那小子肯定會選擇吃飯。”
“確實,他是一個聰明的孩子。”得到安明亮的表態,童大小姐又提醒道:“還有,在孩子完全恢複之前,別再送去幼稚園了。實在不行,請個保姆帶。你們家也不是沒條件。”
“不送了,不送了。”安明亮搖頭擺手的道:“你阿姨為了這孫子,已經提前辦了內退。她以後就專門在家照顧小家夥了。而且,我讓孩子父母也調回省城工作了。”
“嗯,這樣就好。”有自己親人帶,自然更好。童大小姐安撫道:“不用擔心,隻要完全按照我說的辦,小家夥隻要調理兩三個月應該就沒事了。”
停了一下,童大小姐又道:“對了,最近我都會在家。您要是方便的話,可以在每天早六點鍾左右帶他過來,跟我們一起晨練。我教他一套引體術,經常練習的話,可以增強他的體質。也能讓他那超強吸收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說不定,以後你們家能出一個超人。”
安明亮眼睛一亮,頓時喜形於色。他可是早就聽說過小欣和林峰的厲害。兩個人可以打去安南,橫掃一個黑幫。還能安然無漾的回來。這樣的高手,可不是哪兒都能碰到。能得她親自教導引體術,那決對是他家小鬆天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