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初入民國(1 / 2)

在蒼茫的江淮大地上,青山悠悠,湖水蕩漾,仿佛一幅江南好風景的寫實圖畫。

畫麵中走入了一個年青人,約莫20歲左右,身上一套休閑西服,腳上一雙休閑皮鞋,連發型,也是休閑型的中分。隻是,現在他的臉上,卻無半分休閑神情。

他叫許鳴,到現在還未搞明白,一陣風暴前的他還在弈城上奮戰(1),現在卻在這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

熟悉,是因為遠處的白山和巢湖許鳴還依稀能分辨的出,陌生,旁邊本該出現的輪船碼頭此時一片荒蕪,湖麵上本應行駛的機動輪船現在是片片白帆,五月的夕陽依舊溫熙燦爛,微風穿過,帶來了油菜花的芬香,偶爾幾隻飛鳥從湖旁掠過,水麵上登時漣漪蔓延,攪碎了水中一片碧藍的天空。

眼前確實一片美景良辰,隻是如果肚子不餓的話那就更好了。

現在發現,世間最大的懲罰不是別的什麼,而是沒飯吃啊!

真真是一文錢餓倒許鳴英雄漢,沒辦法隻好走進前麵的一個村落,看有一家稍顯明亮的院子裏飄著縷縷炊煙,許鳴最終鼓足勇氣敲響了門楣。

小時候,許鳴在農村看到要飯的一般給一毛錢,要是媽媽在還會加一把米,當時許鳴一家非常可憐這些討飯的,有時候還會讓他們吃一頓。長大後不知道是不是世道變了。許鳴發現乞討漸漸成為一種職業,便慢慢的對他們印象變差。

許鳴在蚌埠讀大學時,一次到市裏去玩,碰到一個中年女人,穿著算是整齊,懷裏還抱著一個嬰兒,說是回家欠14塊8毛路費,許鳴一動善心就給了他10元。沒想到許鳴和同學逛街回來,又在火車站附近看到這個女人,她估計當天遇到的人太多了,又可憐兮兮的對許鳴說:“小哥,俺家在**,坐火車現在還差14塊8毛,能不能做做好事借我些錢讓我回家。”

“你現在應該最多差4塊8吧”。許鳴冷冷的回應。

沒想到自己也有今天,許鳴眼中登時這樣一幅場景,開門的中年漢子拿起一個鍋鏟,指著他的鼻子怒喝道:“你這種人,有手有腳不去幹活,跑到我這裏討飯,我最看不起好吃懶做的家夥,識相的趕快給我滾蛋”,話罷,一隻大狗衝殺過來,男主人望著地下通滾的他哈哈大笑;或者鍋灶旁的中年婦女搓出兩個飯團,一把鼻泣一把淚的遞給來,滿臉同情的說到:“可憐的娃啊,你餓的好慘呐!”然後許鳴雙手掩麵,以每小時90公裏的速度狂奔而出。

沒有別的法子了,他結結巴巴的將來意一說,臉同時紅到脖子根,幾乎不敢看著這對夫婦倆。

一刻鍾後,那個主婦已經將一隻蘆花大公雞捕獲,然後從櫥架上抽出一把菜刀奔向後院,此時他已在上坐,旁邊一盞熱茶。

許鳴感動的難以莫名,“湯池春毫”,許鳴對家鄉的特產還是很熟悉。

“真有眼光,這是明前孩子舅舅家的,炒好還沒幾天哩”。這位姓邱名達的男主人見客人識貨,很是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