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恰巧在山麓的一處山坳處,座落著一處兩間房的陋室,到是和劉禹錫中詩句提及的地方,有幾分的相似。
這裏是一處人跡罕見的地方,不僅群山環繞而且山清水秀,相比時下的都市之言,真可謂是人傑地靈神仙般的眷所。
在草坯房大約十丈之外,聳立著青翠挺拔的鬆林。而鬆林與平地的接壤處,卻有一塊猶如鑲嵌一般數米大小碧綠色的圓形磐石,在磐石上邊正在有一老一少以養生盤腿之勢閉目打座著。
過了良久,老者緩緩地睜開了雙眼,移目向著身邊英俊的少年望去,嘴角不由泛出一絲欣慰的笑容。
老者發須皆白,但精神爍爍,沒有一絲老態龍鍾的樣子,而少年看上去也就是弱冠之年,生得是唇紅齒白倒也是一副英俊瀟灑的模樣。大約過了一個小時左右,少年也打座完畢,緩緩睜開了雙眼。
老者看少年打座完畢之後,笑著問道:“世生,你的乾隆一氣功練到第幾重了?”
“師傅,已經突破第三重了!”
“好!”
“那乾坤醫經你掌握了嗎?”
“恩!”
“乾坤丹經呢?”
“也掌握了!”
“那乾坤寶經呢?”
少年的臉上終於流露出了尷尬的神色,說:“師傅,乾坤寶經,我現在隻能研製出四級以下的寶物,五級以上的製造圖譜有些不齊全,所以。。。。。。”
老者點了點頭,說:“你能有此成就,已經完全出乎為師的預料了。看來你的名字並沒有叫錯,你的確是為世人所生,這也是我為什麼給你起名叫世生的原因。”
“謝謝師傅!”林世生跪對著老者,謙恭的嗑了三個響頭。
老者輕輕用手一拂,林世生仿若被一股無形之力給輕輕的托起,林世生不由自主地又安坐在老者的對麵。
林世生的身世,老者並沒有隱瞞,打從林世生五歲起,老者就告訴林世生,他是自己在一處海邊撿來的孤兒。本來,林世生被老者起了“世生”這個名字之後,想隨老者的祖姓。可是,老者說自己若幹年了,早已經忘卻了自己的姓氏。而兩人一直在這深山老林裏生活,所以老者才給林世生,起了“林!”這個姓氏。
老者望著林世生,忽然長長歎了口氣,慧目如炬的望著林世生說:“世生,現在時代變化很大,為師已經固步塵封在這裏,已經有些年月了。當初,如若不是塵世之間,還有一件事值得為師去辦,恐怕你我二人也無師徒的緣份了。現在,為師已感紅塵大限將至,恐怕將羽化升天。以後的路,就需要你自己獨自去走了!”
“師傅!。。。。。。”
聽了老者的話,林世生感覺喉中哽咽,想到即將也師傅分手,眼淚也不由的滑落下來。
老者安慰地說道:“你的根骨奇佳,能有今天的修為,更多的是緣於你的汗水與努力!世生,男兒有淚不輕彈,有了苦楚也隻能把它咽到肚子裏。”
“是!謹遵師傅教誨。”
“都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現在,你已經不需要師傅再指點什麼,一切的路都需要你自己去闖。你的生身父母可能都還活在這個世上,但是惟一留在你身上的線索,隻有掛在你胸前的那枚龍形玉佩。三天後,你就起程去長春市吧,到那裏的公安局去找一個叫做傅遠山的人,讓他給你安排一所學校。你還年輕,還需要學習一些更多的東西。”說著,老者將一顆泛著銅鏽的子彈遞給了林世生,告訴他見到傅遠山的時候,直接把子彈交給傅遠山。
林世生小心的接過,放在了自己研製的乾坤囊裏。
微風拂過,林世生感覺與老者的距離越來越遙遠,而老者的一席話,無疑宣判了兩人的離別。林世生雖然知道與老者並無血緣的關係,可長年累月的在一起生活,老者在林世生的心中,已經成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人物。
這些年,林世生不僅學習了老者的技藝,也學到了老者處世的態度與做人的道理,更明白老者說的紅塵緣了、羽化升天,是老者又一個新的裏程碑。林世生愁倀的隻不過是放不下這段親情,還有彼此間淳淳的師生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