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吳三桂轉過身,良久之後又扭頭盯著趙通問道:“那麼你又該知道,本官的兒子吳三桂可是死在你們主上的手中,如果本官投順他的話,這又讓本官情何以堪?還有你想要本官率部死守山海關,可是你也知道,建奴揮師南下,有二十萬大軍之多,而本官時下不過隻有區區兩萬兵馬,又如何守得住此地?”
趙通一聽便感覺到了吳襄心中的動搖,不由得心中大喜,吳襄這麼說,起碼說明他已經有了投順大中軍的想法,隻是現如今他還有許多為難之處罷了!
於是他想了一下之後,低頭道:“世子之死,在下也甚為遺憾!但是當時兩軍陣前,刀槍無眼,世子之死也是意外,具體的事情在下不太清楚,但是據說當時我們聖上卻想盡辦法,在戰場上找到了世子的遺骸,並且多次歎息,後來我們聖上,還厚葬了世子,並且親自為其題寫了碑文,以備今後軍門家人查訪世子的終所!這一點如果是真的話,我們聖上並未虧待世子!世子也是為朝廷盡忠了!軍門怎麼能為此便忌恨我們聖上呢?
至於建奴大軍兵力遠超軍門的兵力,難道軍門忘了,在撫寧便有我們大中軍一路人馬在,隻要軍門同意,他們便可立即增援此地,軍門也知道,大中軍的實力,有他們在,定能確保山海關無事!更何況現如今我們聖上,也正在領大軍日夜兼程趕來這裏,等我們聖上駕臨此地的時候,恐怕就是那些建奴大軍的末日了!”
吳襄搖頭道:“說的容易,那麼你可知道,本官尚有幾十口家眷尚在京師之中,如果本官開關請你們入關駐守的話,豈不就等於告知天下我吳某背叛了大明,朝廷又豈能輕饒過本官的家眷?”
“這個……!”吳襄說到這裏,趙通也頓時無法拿出什麼辦法了!吳襄之所以這些天來,一直拿不定主意,投靠哪一方,其實最主要的原因,便是擔心他在京師之中的那些家眷們的安危,所以才不能輕下決心,現如今這還是他的一個重要心病。
看到趙通無法作答,吳襄一時間心煩不已,揮手招入家丁,令其暫時將趙通收押在府中,嚴加看管,但是也不要太為難於他,總之現在他是不能再輕易殺掉趙通了。
吳襄府中的消息很快便傳出了吳府,落在了馮衛漢的耳中,馮衛漢聽罷之後,長鬆了一口氣,最起碼趙通現在的性命算是暫時保住了,而且趙通此次襲殺建奴使臣,也已經迫使吳襄不得不放棄了對投降建奴一方的幻想,現如今他隻有暫時死守山海關了,這便為大中軍那邊爭取到了不少時間,讓更多的大中軍可以趕到山海關。
現如今山海關便是此戰的關鍵,大中軍和建奴兩方,誰先控製住了山海關,那麼誰便等於掌握住了這一場大決戰的關鍵,搶的了先機,這一點趙通可以說是功不可沒,如果趙通被吳襄殺了的話,那麼等於吳襄也跟大中軍撕破了臉,下一步也唯有強取山海關了。
可是吳襄暫時沒有殺趙通,那麼便充分的說明此事還有回旋的餘地,吳襄最起碼沒有決定和大中軍這邊也撕破臉,那麼下一步他又該如何做呢?
馮衛漢來回在他的屋中踱步,良久之後一咬牙,脫下了身上這身用以遮掩身份的大明軍服,換上了一身便裝,然後將手下招入房中,交代了一番,而他的手下們都很是震驚,連聲勸阻馮衛漢的這個決定。
馮衛漢背著手對手下人笑道:“爾等不必勸我,想當年我馮衛漢,不過隻是陝西鳳翔府一帶的痞子罷了!誰也不把我馮某當人正眼看一眼,如果不是遇上了咱們聖上的話,那麼馮某早已不知道死到了什麼地方了!恐怕死的時候連一隻野狗也不如!正是咱們聖上,卻從沒有看不起我馮某的出身,拿我馮某當人看待,還對本官委以重任,信任有加!另外還賜名給本官,衛漢!衛漢!就是要我馮某保衛我們大漢民族!既然聖上如此對待本官,那麼士為知己者死,本官又豈能當縮頭烏龜?難道爾等認為本官連趙通也不如嗎?”
(弟兄們肯定有QQ號,有興趣的話,開通微博,去看看寒風的騰訊微博吧!肯定能有些共鳴!t.qqhanfengfujianmine)
如果您覺得《葬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