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負責護送這些建奴使臣的吳襄的親信,萬萬沒有想到在這個時候突生大變,一時間驚得是目瞪口呆,對這些襲殺建奴使臣的官兵大叫道:“不要……”
趙通這個時候也突然間拔出腰刀大叫到:“我等乃大明子民,豈能投降建奴!今日之事乃是趙某所為,殺光這些建奴使臣!殺呀!”
不等這十幾個吳襄府中的家丁去救,這些建奴便很快被屠殺在了城門洞之中,不過不能不承認建奴的凶悍,雖然事出突然,而且他們還先中了勁矢,加上他們手頭都是短刀,沒有趁手的武器,可是在麵對著這些明軍官兵的突襲的時候,他們死前還是殺掉了幾個官兵,整個城門洞之中是一片狼藉,不過還是讓其中一人最終走脫逃出了關門,這個逃出關的建奴,身上插著一支弩箭,如同喪家之犬一般,飛也般的逃向了關外建奴的大營。
等這些吳府的家丁們搶入城門之後,一切都已經晚了,這些家丁們各個氣急敗壞,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是好。
而趙通看到已經得手,於是也丟了腰刀,對那些吳府家丁冷笑道:“好了!現如今你等可以將我帶去見吳軍門了,這裏的事情都是我趙某一手安排,他們皆是遵從我的命令所為,跟他們這些兵卒無關!”
其實他的話等於沒說,凡是參與今日的事情的人,都是和趙通一樣,和建奴之間有著血海深仇之人,這些人都聽趙通的,隻知道今日趙通要殺韃子,逼迫吳襄不能投降建奴,所以他們便不管不顧的參與到了這件事之中,其中絕大多數人其實並不知道趙通現如今已經是大中軍的人了。
眼看事已至此,那個吳襄的親信氣急敗壞也沒有辦法,大錯已經鑄成,死了的建奴使臣也救不活了,他手頭上人不多,而且看這些趙通的手下一個個都殺紅了眼,他還真就不敢動手去抓所有人,而趙通好歹也算是明智,沒有為難他們這些吳府家丁,願意跟著他們去見吳襄,於是他們便隻得將趙通綁了,帶回吳府去。
那些趙通的弟兄們,看到趙通要被綁走,一個個紅著眼睛,想要救下趙通,趙通笑道:“多謝諸位了,今日之事乃是我趙某的命令,於你等無幹,更何況我們皆為漢人,犯不著在這裏窩裏鬥,留下這條命,等建奴攻城的時候,多殺幾個建奴,趙某即便是被吳軍門殺了,也可以含笑九泉之下了!”
眾人看趙通如此淡然,於是也隻得聽命,紛紛跪下送目送趙通被吳襄的家丁帶走,一個個都連稱趙通乃是個好漢。
吳襄當得知建奴被麾下守門的官兵襲殺在了城門內的時候,驚得險些跌坐地上,當時便慌了手腳,於是趕緊問回來報信的家丁詳情,當得知有一個建奴使臣還逃出了關外的時候,更是氣得他七竅生煙,這事兒算是什麼事?既然這幫作亂的官兵要殺,為啥不將這些建奴使臣全部都殺了,還要放跑一個?那個逃走的建奴,恐怕會很快報知奴酋此時,他便沒有一點拖延的時間了。
現如今這些亂兵,等於是將他逼上了絕路,建奴一方當得知他們的使臣在關內被殺,肯定不會再相信他會投降了,恐怕馬上便會發動攻城,他除非現在就開城獻降,否則的話就唯有率部在此和建奴死戰到底了。
可是現如今他也明白,如果他想要馬上投降的話,手下的兵將之中,還有許多人是不會跟著他投降建奴的,到時候他能不能命令全軍投降,都是個問題,一個不小心他就可能連命都保不住,這些在城門處襲殺建奴使臣的官兵便充分的說明了問題,許多兵將是痛恨建奴的,他即便是決心投降建奴,恐怕也不會能做到這件事。
於是氣急敗壞的他下令將那個首犯趙通立即推出去斬了,但是不等家丁們去做,一個家丁便跑進來稟報吳襄,說山海關的兵將很多人已經得知了這個消息,紛紛叫嚷著要保趙通不死,並且有很多官兵叫囂,說一旦吳襄要是殺了趙通的話,他們便立即反了。
(今日鳴謝宇中辰、勇敢1023二位弟兄的打賞!)
如果您覺得《葬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