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陽穀縣(2 / 2)

所以今日一聽說前方發現刑天軍的哨騎突然增加,便立即意識到了可能情況不對,於是立即下令停止前進,並且急令諸部就地紮營,構建營柵。

而吳三桂這一次南下,也是比較小心的,他沒有像其他幾個南下的同僚那樣,對刑天軍報以輕視的態度,而是遵從了其父吳襄的告誡,讓他小心行事,不能中了刑天軍的全套,所以得知周圍刑天軍的哨騎增加之後,他也馬上警覺了起來,趕緊按照孫傳庭的命令停紮了下來,立即收縮兵馬,結成了幾個大陣,就地便開始紮營。

孫吳二人都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刑天軍詭計多端,寧可慢一點,也不能出大錯,孫傳庭是因為這段時間在刑天軍麵前吃苦頭太多,吸收了經驗教訓,而吳三桂則壓根就是惜兵,並不想和刑天軍浪戰,本來他對於這一次孫傳庭令他跟著一起前往濟寧州就頗有微詞,他本來是很想撈到白廣恩的那個差事,留鎮順德府和廣平府的,可是孫傳庭看出來他此次南下帶領的兵力最強,足有兩萬兵馬,便將他留在了身邊,讓吳三桂頗感喪氣。

而在陽穀縣一帶,這裏的老百姓提前聽聞了要過大軍,於是早就能跑的便跑了,不能跑的也藏了起來,陽穀縣城更是早早的便宣布戒嚴,關閉了城門,不管是對誰,陽穀縣都是嚴陣以待,根本就沒打算讓官軍入城,春天的田野之中,除了能看到遍地開出的野花之外,便是田中的一塊塊發芽的麥苗顯出綠油油的色彩,基本上已經見不到什麼人了,能看到的大致也隻有官軍的夜不收小隊在大軍周邊活動,時不時的會有一些屬於刑天軍的斥候小隊會和他們遭遇,而雙方立即便開始交手,你追我趕的廝殺一番,然後丟下一兩具屍體之後,便迅速的脫離開來。

雙方的斥候、夜不收們,都在想方設法的想要突破對方的警戒幕,盡可能的朝更遠處搜索,但是雙方都派出了大批哨騎,結果是免不了會在這麼狹窄的區域相遇,更加上陽穀縣一馬平川,基本上都是平原,無遮無擋的,老遠相互便能發現對方的存在,隻有一些星散在平原上的小樹林、溝渠、村落,才能為他們提供一些遮掩,所以雙方哨騎是最先接上火,拉開了這場大戰的序幕。

作為邊軍,這些官軍確實要比內地的官軍要強悍許多,特別是夜不收們,更是邊軍中的精華,基本上都是老行伍之人,一個個都是弓馬嫻熟之輩,否則的話,他們常年在關外和建奴交手,如果沒點本事的話,根本就無法生存,其中不乏一些十分凶悍之輩,所以在受命前出搜索之後,這幫隸屬於吳三桂麾下的夜不收的表現相當不錯。

可惜他們這次碰上的對手是也不弱於關外的建奴軍的刑天軍,刑天軍的斥候們也同樣是抽調軍中精英組成的,更何況肖天健曆來都極為重視斥候的作用,在這個隻能以眼睛來進行偵查的時代,想要掌握住戰場上的主動權,就不能忽視斥候的作用,為此刑天軍便吃過虧,所以為了每一次大戰的勝利,刑天軍都會派出大批的斥候隊去戰場上偵查,而刑天軍的斥候隊的人數比例,恐怕也是這個時代各軍隊之中最高的了,如果集結起來的話,斥候大隊基本上可以算成一支超編的騎兵營。

更何況刑天軍的斥候還占有著一個極大的優勢,那便是肖天健不惜重金打造出來的單筒望遠鏡,刑天軍的斥候在白天的時候,往往比敵軍的哨騎要看的更遠,並且可以提前發現敵軍,甚至於不用冒險太靠近敵軍,便能基本上查清敵情,這一點也是其它軍隊暫時無法與之相比的優勢所在。

所以雖然吳三桂麾下的夜不收很是彪悍,可是碰上了刑天軍的斥候隊,卻也討不得半點便宜去,刑天軍的斥候隊往往可以提前發現他們,並且馬上糾集起附近的兩三支斥候小隊打官軍夜不收小隊一個措手不及,另外刑天軍的斥候們,近兩年來自從自生火銃大批開始製造之後,也專門為他們和騎兵以及軍官們打造了一大批短銃,這種手銃采用的也是燧發裝置,使得在使用的時候簡便了許多,銃管內往往提前裝填好,並且用塞子塞住銃口,用的時候拔下銃口的塞子,扳開機頭便能發射,比起關寧軍大批裝備的三眼銃好使太多了,近距離射擊的時候,威力也很大,打的而且是散子,對付起同樣不身披重甲的敵軍哨騎的時候,往往可以出奇製勝。

也正是如此,官軍的夜不收雖然也相當盡力了,但是卻在陽穀縣一帶吃了憋,被刑天軍的斥候隊壓製的始終無法撕開對方的警戒幕,以至於無法探知更遠處的情況,以至於成了睜眼瞎,根本無法得知周邊視線之外的地域的情況。

(好幾天沒有打賞了!今天要好好的鳴謝以下信離、紅塵三十二位弟兄的打賞!嗬嗬!)

如果您覺得《葬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