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是他們以前連想都沒想到過的,哪有人這麼將他們清兵視作無物的敵人存在呀!可是今天日頭似乎打西邊出來了一般,硬是憑空出現了這麼一支人馬,根本就不把他們放在眼裏。
多爾袞和嶽托都氣的臉色鐵青,有心賭上去,將全軍壓上,和他們死戰一場,可是多爾袞和嶽托都不是那種沒腦子的人,最終還是強壓下了這個念頭。
倒是隨軍出征的阿巴泰氣的是暴跳如雷,向多爾袞請戰,要親自率兵去進攻這支刑天軍,和他們決一死戰一場,但是多爾袞卻最終沒有答應,令阿巴泰稍安勿躁,下令收攏兵馬,稍事休息一下再看情況而定。
多爾袞和嶽托商議了一下,他們不是沒有擔心,畢竟在這裏的南麵,就陳駐著三萬多大明的關寧軍,關寧軍畢竟還是有相當的戰鬥力的,如果這會兒此地的戰況傳到了他們哪兒的話,一旦高起潛這個太監明白過來,率軍趕向這裏的話,他們清軍就不得不要應付更大的壓力,所以這會兒他們不敢將全部力量都投入到對刑天軍的圍攻上麵,必須要留下一定的兵力,來保證他們手頭上有一支可用的兵馬。
所以清軍眾將商量過一陣之後,多爾袞拿定主意,就是盯住這夥刑天軍,看他們下一步該如何行動,以刑天軍目前的兵力,他們是不可能就地留在這裏,跟他們清軍死戰到底的,他們在彙合了盧象升的殘兵之後,肯定是要撤離這裏,到時候他們率軍跟上他們,瞅機會再報這一箭之仇,畢竟剛才刑天軍像他們展示了一種全新的戰法,同時他們所用的火器之犀利也是他們從未體驗過的,突然之間他們有點被打怕了,不知道如何應付這種戰術,所以眼下穩妥起見,他們還不想真的就將所有老本都壓上去。
而且這一次他們受皇太極的命令入關,主要目的還是對大明進行洗掠,說白了就是來大明打秋風搶糧、搶錢、搶人的,而不是來滅大明的,他們的兵力也不允許他們這麼在這裏拚,何況他們正白旗和鑲白旗的實力一旦在這裏拚的傷筋動骨的話,以後便在他們清國之中,失去了話語權,這對他們兄弟今後可是沒有一點好處,搞不好皇太極會趁此機會,削了他們的旗主之職,那麼以後他們弟兄便再永無翻身之日了。
所以多爾袞不傻,他才不會跟刑天軍拚老命的,這會兒即便是吃了虧,他也隻有暫時隱忍,找個機會再撈回來,所以他和嶽托都主張暫且休整一下,看情況再定。
阿巴泰雖然暴跳如雷,可是他這個貝勒地位卻遠不如多爾袞甚至是豪格,隻能在他們手下聽命,別看多爾袞和豪格多為他的弟弟甚至是子侄一輩,可是他們大多已經進封親王,可是他卻隻是個貝勒爺,這級別差的多了,所以多爾袞不準他出擊,他也隻能暴跳如雷幹瞪眼,於是眼睜睜的遠遠望著這夥刑天賊軍在戰場上休息。
其實肖天健也不是在故意氣多爾袞和嶽托他們,而是他在彙合了盧象升殘部之後,這些官兵們幾乎各個帶傷,而且是疲憊不堪,就連盧象升本人也重傷昏迷,他現在是想撤也無法撤退,必須要先讓這幫官兵們休息一下,替他們臨時救治包紮一下傷處,讓他們吃點東西恢複一下體力,否則的話,他是不可能讓人一個背一個,把這些官兵給背回去的。
於是無奈之下,他隻能選擇就地以三個戰兵營就地在戰場上圍起一個野戰陣型,就地升火燒一些開水,一邊為這些官兵擦洗傷口,上藥包紮,一邊給他們吃點東西恢複一些他們的體力,隨後將他們帶離此地。
這些盧象升麾下的殘兵們這會兒已經徹底信任了這些刑天軍的兵將們了,對於這些他們曾經視為賊人的漢子們,這些官兵們無不心中感激萬分,大明幾十萬兵馬,可是沒有一個來救援他們的,可是這支刑天軍卻放下了和官府朝廷的舊怨,悍然北上,並且是他們的大帥肖天健親自率領,趕至這裏,冒死來救援他們。
他們這會兒也看到刑天軍的軍容了,一個個刑天軍的兵將們也同樣都是滿臉的風霜,這一仗下來,各個都是一臉的煙熏火燎之色(火銃手開火,不熏才怪!)他們自從殺入戰場,肯定是也經曆了數番死戰,才和他們彙合在一處的,在刑天軍之中的一些隨軍車輛上,已經陳列了不少刑天軍將士的屍體,同時也有不少刑天軍將士的傷員,說明他們在殺過來的路上,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所以看在眼裏,感激在心裏麵,這些官兵們許多人哭了起來,跪在地上連連對肖天健等刑天軍的兵將們稱謝。
如果您覺得《葬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