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好的消息則是在進入十一月之後,山西那邊的官府終於有了動靜,這一次盧象升在皇命之下,不得不抽調出了山西各地的兵馬,整頓了一番之後,展開了對晉南刑天軍根據地的圍剿。
因為地形的緣故,盧象升進剿晉南,隻有從平陽府、潞安府和解州三地對晉南用兵,其實說來說去還是以前的老辦法,三路進兵,以圖能將晉南克複。
而這一次盧象升因為還要在宣大留守,防備清軍再次入寇,所以真正統兵的還是許定國和虎大威等山西大將。
而這倆人對於當初的陽城慘敗,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更加上得知刑天軍越來越強,所以他們對於這一次進剿晉南,都采取了小心謹慎的做法。
許定國坐鎮潞安府,率軍攻打高平縣,而虎大威則率兵攻打沁水,另一路是一個不怎麼知名的叫範猛的參將率領,從解州出兵攻打垣曲縣。
作為對應,閻重喜則將手下分派開,他親自領兵坐鎮沁水縣,而他的副手刁正、賀翼虎則坐鎮高平,就連已經專心做情報工作的馮狗子,這一次也被調動起來,親自坐鎮垣曲縣,晉南的各個新老戰兵營還有預備營也盡數都被動員了起來,分派到了各個要地鎮守。
十一月中旬,大戰開始,許定國率領兩萬官軍,猛攻高平,而賀翼虎則率領一個晉南戰兵營和一個炮營,外加一個預備營,在高平縣城下和許定國大幹了一場,雙方激戰了十幾天時間,許定國始終無法攻下高平縣,而賀翼虎這邊的刑天軍,也因為許定國小心了許多,雖然有火力優勢,但是也始終沒有能徹底擊垮許定國,雙方就在高平縣形成了對峙,誰都拿誰沒辦法。
而坐鎮沁水縣的閻重喜可就好多了,虎大威剛一進兵到浮山,閻重喜便主動率部迎了過去,就在浮山縣境內,和虎大威接上了火,雙方展開一場大戰,連續五天激戰之後,虎大威不敵,隻好率部後撤,脫離了戰場,陳兵於平陽府城外,不敢再進攻沁水縣,結果浮山縣就此也被閻重喜趁勢拿下。
至於垣曲那邊,別看這兩年馮狗子不再帶兵,可是也一點不含糊,率部在垣曲以西的山口,直接擋住了官軍的進攻,打的是熱鬧非凡,官軍參將範猛懾於刑天軍兵勢威猛,不敢死拚硬打,打了幾場之後,便停止了攻進,就帶兵駐在山口之外,使出了拖字訣,而馮狗子則你不打我也不打,就陳兵於垣曲以西的山口一帶,整日裏練兵不輟,作出隨時要跟官軍決一死戰的架勢。
這一仗也就如此拖了下來,本來盧象升還有心增兵許定國和虎大威,可是在十一月底的時候,晉北巨盜李淩風還有朔州馬賊王承平都突然間發力,在晉北一帶結成一夥鬧騰了起來,先是合兵一處攻下了神池堡,進而又打下寧武縣,不待盧象升派兵進剿,他們便轉向拋去被洗劫一空的寧武縣,直奔振武衛(代縣),十二月更是兵抵忻州城下,瞬間便將本來自從盧象升上任之後還算是比較安穩的晉北,給攪得大亂。
盧象升隱約之中,有點感覺到這兩夥晉北巨寇應該是和刑天軍有一定的聯係,有心想要將其剿滅,可是這兩夥巨盜都是馬賊居多,來去如風根本讓盧象升抓不住他們的影子,但是他們卻牽製了晉北大量的官軍的力量,使得盧象升無法短時間之內,再向晉南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