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悲催舉人的命運(2 / 2)

羅李二人受命之後,也忠實的執行了肖天健的命令,隻要遇上這樣的誓不投降的莊堡,便集兵破之,盡屠其莊內之人,如此一來,果真起到了震懾當地反抗勢力的作用,逼迫著更多的小股勢力,不得不低頭服軟,向刑天軍投降。

可是隨著用兵的深入,肖天健也開始漸漸的感覺到了兵力的缺乏,他帶入盧氏縣的兵馬數量不足四千,這些人又被分成三路行事,以至於隨著行動的開展,兵力也漸漸的開始捉襟見肘了起來。

好在盧氏縣境內流民數量也不少,歸附的老百姓也越來越多,短時間之內便聚集起來了近兩萬民壯,肖天健當即便下令從羅李二人的麾下抽調兵將,在盧氏縣境內南北立即各組建兩個兵力各在一千五百人新軍營,來協助刑天軍控製盧氏縣境內的區域。

這兩個新軍營皆招收精壯民夫還有歸降的地方武裝的莊丁,一邊由刑天軍老卒對其進行訓練,一邊接管地方守備的工作,橫豎暫時不用他們上陣用,在刑天軍的老卒率領下,幹這樣的守備地方的事情,還是綽綽有餘的,如此一來,才緩解了刑天軍兵力短缺的情況,。

直到刑天軍進入盧氏縣城的第十天的頭上,肖天健本來對找到牛金星已經有點失去信心了,可是就在這個當頭卻從鐵頭那裏得到了一個消息,說牛金星已經找到了。

說起來牛金星也真夠倒黴的,他本來考取了舉人之後,應該能在官場之中有所近身了,可是因為他這個人說話有時候不太注意,得罪了一些當官的抑或是同樣是讀書人出身的人,在考取了舉人之後,也不得官府錄用,於是隻能閑在家中。

好在他在魯山縣也算是個小地主,家中好歹有些田產,閑來的時候便設館教授一些學生讀書,靠著授徒和自家的田產日子也算是過的小康,可是他卻不小心得罪了算是親戚的一個王姓的家夥,這廝在魯山相當有勢力,到縣衙之中誣告他抗賦不交,還強占了十幾個年輕女子,魯山縣官府的當官的收了這姓王的不少錢財,便將牛金星的罪名給坐實,先是要牛金星拿出五百兩銀子擺平此時,可是牛金星家中雖然不算窮,但是一下拿出五百兩銀子,也是不可能的事情,於是便被直接發配到了盧氏縣充軍。

牛金星也隻能自認倒黴,天寒地凍的上路被一路上押送到了盧氏縣,路上還吃了押送他的差役不少的苦頭,到了盧氏縣了吧,本來想花點錢,弄個稍微輕鬆的差事,誰知道那個姓王的居然要對他趕盡殺絕,提前便在盧氏縣花錢買通了當官的,更加上因為刑天軍攻打永寧縣的事情,根本就沒給他找門路的機會,便被投入到了大牢之中。

牛金星呆在大牢裏麵是哭天無淚,求告無門,天天在大牢裏麵隻能喝口爛菜湯,一個小小的發黴的餅子,幸好他的兒子也跟著到了盧氏縣,在大牢外使了些錢,每日多少送入到牢中一點吃的,維持了牛金星的生計,要不是這樣的話,牛金星搞不好在牢裏麵就凍餓而死了。

更倒黴的是突然之間盧氏縣城大亂了起來,當官的一夜之間跑了個幹淨,城中守軍立即便開始在城中大掠,有人趁機打開了大牢,將牢中的囚犯給放了出來。

牛金星也稀裏糊塗的被裹挾著出了大牢,他兒子找到了他,在亂糟糟的城中四處躲藏,也好在牛金星這會兒衣衫破爛,沒被亂兵看上眼,所以僥幸沒有被亂兵所殺,被他兒子帶著最後逃到了城南的城隍廟之中,混跡於流民之中。

可憐牛金星父子,連番受驚受怕,又受了不少的氣,父子二人在躲到了城隍廟之後,都受了風寒,一病不起,更不敢向人透露他們的身份,一是怕刑天軍的人抓了他們去,二是怕回頭官府追究他越獄逃走的罪名,既不敢離開盧氏縣城,又不敢拋頭露麵。

幸好刑天軍入城很快平定了守軍之亂,並且在城內城隍廟外麵施粥賑濟難民,有好心的難民可憐他們父子二人,天天給他們端一碗粥,才保住了他們父子二人的性命,要不然的話他們父子二人一定會死在城隍廟裏麵。

後來有人說刑天軍在城中找一個牛金星的人,被牛金星父子得知,可是二人都不知道這賊軍怎麼知道他的名號,生怕冒冒然的出麵,反遭其害,繼續隱瞞身份不敢露麵,於是便拖了下來,讓刑天軍城裏城外的找了好多天。

直到牛金星實在是病的有點撐不住了,他的兒子才咬咬牙對人承認了他們的身份,找了一個難民幫忙到城隍廟外報出了他們的身份,這才被刑天軍的人趕緊接出了城隍廟,安置到了城中一個宅院之中,找來了郎中為牛金星父子二人診治,這才救下了牛金星父子一命。

如果您覺得《葬明》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0/9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