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漸深。

西樓頂

“將軍,您在望什麼?”

這個瘦弱的身影在漠北軍眾人的眼中是堪比泰山般的偉岸。

“雲雁。”

“將軍莫要說笑,這天都黑了,哪有什麼雲雁,屬下倒是看到不少漁火。”

那瘦弱的身影笑笑,有著與這個年紀不相符的沙啞,“在關山。”

“在關山?”

如此旺季,江邊的漁船大都滿載,依稀記得那是兒時的詩句,江州漁火對愁眠,可至今卻仍記不起下句。許是年歲久遠,亦或是我真的忘了,把她給忘了。

文人們總是偏愛西樓,可又貪戀琴坊,自恃清高,不過是個笑話罷了。

天氣漸涼,雲雁南飛,我曾看見漆黑的槿江滿是螢火,也聽見漁歌唱晚。不知道多少次從夢中驚醒,他們總說我膽子甚小,像沙子,風一吹就散。

荒漠的土堆旁,一位幹淨的少年,吹起了羌笛,悠揚,寂寥。

後記:據《蠻王策》記載,有一首小詞,後世傳頌頗廣。

雲雁將秋,露螢照晚,

雲雁驚夢,幾度淆然,

一曲漁歌雲煙晚

半闕素紅沾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