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

沒有一個是讓人省心的,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張建忙完工作後,這兩天算是跟公安局打上了交道。剛把妹妹張冬雪的事解釋清楚,三叔家的張問又因為喝酒鬧事,聚眾打架讓人家報警抓了起來,張建早就想好好教訓他一回,這次正好是個機會,讓他嚐嚐牢獄之苦。張建抽空回了家一趟,看到三叔張存傳正在老爺子跟前摸眼淚,心裏就有些不舒服,當著爺爺的麵又不能說重話,就對他說:“三叔,讓張問在裏麵受兩天罪也算是好事,給他點教訓,就知道了長記性。”

張建想安慰安慰爺爺,也想和爺爺商量點事,接著又對三叔說:“三叔,你先回家吧,我和爺爺說會話。”

爺爺望著兒子的背影,無奈地對孫子張建說:“唉,爹娘不懂事,孩子也不爭氣。”

“爺爺,您別操心。我見到張問弟弟了,沒事,雖說他平時好惹事,但是膽子不大,這次看樣子是真心悔過,發誓說出來後,一定改,一定改。張建用征求和商量的語氣對爺爺說:“爺爺,張問弟弟老大不小了,也到了娶媳婦的年齡了,總這樣也不行,要不我去找存仁叔說說,讓他在廠子裏做保安工作,圈圈性子,也好找個對象。”

爺爺知道張建做事自有分寸,加上張存仁能給管著更讓人放心,就點頭應允。張問不是品行十分惡劣的人,爹娘不懂教育隻是一味地嬌慣,疏於管教,才養成一些壞毛病,在外麵吃喝玩樂,沾染混混匪氣,這次又因喝酒逞能失手打傷了對方,張問自己也追悔莫及。他本想教訓教訓人家,顯擺顯擺自己的威風,不想對方一拳下去就暈倒在地上,他以為把人家打死了,他知道殺人要償命,所以心裏十分害怕,在拘留所提心吊膽,驚恐難熬。

當看見哥哥張建的時候,他像抓住救命稻草一樣驚慌地詢問對方的情況,同時痛哭流涕地表示,以後一定老老實實地做人,不再招惹是非。張建在來看他之前,先去的醫院,了解了對方也是喝酒過多昏迷過去,現在已經蘇醒過來,傷勢不重,待觀察觀察,就可以出院。好在對方也是本份人家,表示隻要人沒事就好。來的時候,張建又給了人家兩千元錢。這些張建沒有給張問說,隻是告訴他:“你自己好好考慮考慮以後該怎麼辦?”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張問擔心事態的嚴重,發誓,說:“哥哥,隻要能出去,我一定改,一定本本份份重新做人。”張建看到他是真心悔過,就想著去和張存仁商量讓他做保安工作的事,好讓張問有個固定安身的地方,不再遊逛。事事操心的張建,也難為了他在這一個大家庭中,處理著人多事多的煩心瑣事。

浪子回頭金不換,張問出來後,聽得大家的勸,真就是老老實實地做他分內之事,原來的那些所謂的朋友來找,他都會編個理由回絕他們。酒不再喝了,有回見到姐夫吳斌還勸他說酒真不是好東西,還是戒了好,把個吳斌說的有些糊塗,看了他好一會不知道該說啥才是。紗廠的女孩子多,看見張問穿著一身板正的保安服,加上他高高的個頭,顯出威威武武的樣子,有些女孩子除了羨慕還有些歡喜之心,在張存仁的幫助下,張問談了戀愛。誰也沒想到談了戀愛的張問像換了一個人一樣,懂事不說還特別知道心疼人,特別是輪到女孩上夜班的時候,都是接到家送到家,刮風下雨更是加倍嗬護,女孩的家長看在眼裏喜在心裏,就商議兩個孩子的婚期,張問的父母自然高興地逢人就說,告訴人家到時候來喝他孩子的喜酒。

張建的大姑,二姑還有一些遠房的親戚,凡是接到信息的都來了。親朋好友平時各過各的生活,忙著升遷或者發財,不是逢年過節時候,誰也不舍得耽誤一天,隻待有事大家才能湊在一起說說話,交流交流感情,拉拉家常。 張問的婚禮也十分熱鬧,在歡喜的的氛圍裏,大家都興高采烈地說著笑著。

張建等新郎新娘拜了天地,又拜長輩的時候,請爺爺說兩句,老爺子高興地站起來想了想,大聲說:“今天是俺孫子大喜的日子,我很高興看到孩子們一個一個地長大成人,個個都是好孩子。我就湊孫子的婚禮,告訴大家幾句話:老祖宗留下的話說得好百善孝為先,這個啥時候都得記著;老話還說良田千頃一日三餐,大廈萬間夜宿七尺。孩子們個個都知道努力,還要懂得知足就好,知足就好啊!”老爺子的話贏得了大家的一陣掌聲,人人都在心裏品味著,各自咀嚼出不同的滋味和感受。

張建的大姑張佳佳聽著老父親的話,感覺好像老爺子再提醒她,丈夫在外麵掙的錢再多,不如朝夕相處有個伴好。張建的這個大姑好強心勝,啥時候都不服輸,在娘家是個能幹的閨女,在婆家是個出頭的媳婦,日子總想著過到別人的頭前,丈夫一樣的能幹要強,又有心機,在外麵不管多苦多累,隻要掙錢就出力,在村裏第一個蓋起了高樓,第一個買上了車,還是沒有歇息停下來的意思,真是恨不能把所有的菜都捥進自家的籃子裏,世上哪有能掙完的錢呢,人為錢累,卻不懂讓錢服務於人,這錢早晚會是別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