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卷:一入宮門深似海(1 / 2)

乾清宮。

康熙麵色沉穩,手裏拿著早朝呈上來的奏折,俊眉微蹙,眉宇間稍顯惱怒之色。梁九功立在身旁,連呼吸都覺得沉重。太監宮女們在自己的崗位上低著頭一動不動,被這低沉的氣壓壓得喘不過氣來。

禦書房內安靜得可怕,可就是現在,一個急切的聲音打破了這久久的寂靜,“皇上,貴妃娘娘難產了……”身材矮的太監匆忙地走進來,按規矩給康熙行禮然後道。

“再一遍。”康熙似乎沒有聽到太監的聲音,也或許是自己不願意聽見。

“啟稟皇上,貴妃娘娘……貴妃娘娘早產,如今……如今……”太監頂著康熙強大的氣勢戰戰兢兢地回答。

康熙確認自己是聽清楚了,腦袋裏飛快閃現赫舍裏皇後難產時的情景,心裏就像漏了半拍。然後站起身來,臉色平靜,隻有急切的聲音中才能聽出他此刻的惶恐和不安,“擺駕承乾宮。”

剛走出乾清宮,又看見一個瘦弱的太監急忙跑過來,在康熙麵前跪下,“啟稟皇上,烏雅貴人要生了。”

康熙頓住腳步,凜冽地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太監。接著梁九功便上前喝道,“大膽,主子麵前竟敢這樣放肆,去慎行司領板子。”

這瘦弱的太監一驚,頓時滿頭大汗,磕頭謝了罪,待康熙一行人走遠了才站起來垂頭喪氣地往慎行司走去。

康熙到來承乾宮的時候,太皇太後和皇太後已經在內室守候。康熙給兩位長輩請安後便坐下來,聽到產房內撕心裂肺的叫喊聲,勉強鎮定下來,笑著對太皇太後和皇太後道,“永和宮烏雅貴人也要生產了。”

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聽後輕輕一笑,這是好事。皇太後一邊笑一邊站起身來,“我去看看烏雅貴人,這裏皇額娘守著便好。”

太皇太後點點頭認為可行,便沒再多。康熙也朝皇太後微微一拜,然後在太皇太後身邊等這裏的這個女人生產。很顯然,一個的貴人是無法與貴妃娘娘相提並論的。

半個時辰後,一個嬤嬤跑出來大喊,“皇上不好了,娘娘大出血,請皇上示下。”

康熙和太皇太後心裏一緊,同時皺皺眉頭。康熙緊握著手中的扳指,臉色沉寂,下意識地看了太皇太後一眼。太皇太後麵無表情,手中轉著佛珠,似乎並不關心,她在等康熙做出選擇。康熙閉上眼睛,沉聲道,“保孩子。”

嬤嬤身子一顫,跌跌撞撞地走進去。皇家人,真的是太可怕了……

又過了一個時辰,還是沒聽到孩子的啼哭,貴妃的叫喊聲也弱下去了,康熙心裏有些慌亂,看身旁的太皇太後閉著眼睛,手裏依舊轉著那串佛珠,嘴裏還不停地念叨。康熙站起身來,剛想抬步,卻又不知道下一步該做什麼,然後泄氣地重新坐下。

“恭喜皇上,貴妃娘娘生了一個阿哥。”嬤嬤歡喜地地抱著剛出生的嬰兒走出來。

太皇太後睜開眼睛,康熙眼裏也有些笑意,偏過頭去看孩子,因為不足月,孩子很,全身都是皺巴巴的,連身上的胎毛都沒有長足,腦袋上一根頭發都沒有,閉著眼睛,絲毫感覺不到外界的影響。

“怎麼沒有哭聲?”太皇太後觀察了半這個孩子,怕是養不活,突然發現孩子竟沒有哭,生產的時候沒有哭,現在也沒有哭。

康熙身體一僵,“傳孫之鼎。”繼而轉過頭問道,“貴妃娘娘如何?”

“貴妃娘娘勞累過度,並且流血過多,身體虛弱,已經昏過去了。”秦嬤嬤道,應該沒有生命危險,真是上保佑。

聽到貴妃無事,康熙在心裏大大地鬆了一口氣,不過麵上不顯。

不一會兒,孫之鼎帶著幾位太醫進了承乾宮,在康熙的示意下為剛出生的嬰兒把脈,神情專注。屋裏的人也都屏住呼吸,略顯緊張。

孫之鼎的神情卻猛地一變,康熙看著孫之鼎,自己的心也好像提起來了,有些艱難地開口,“如何?”

“回稟皇上,太皇太後,阿哥因為早產,氣血不足,身體虛弱,並且……”孫之鼎頓了頓,不知道要怎樣表達,組織了一下語言繼續道,“不過貴妃娘娘養胎期間調理得比較好,待阿哥長大些可以借助藥物治療,身體也可慢慢調養,隻是……阿哥生帶啞疾,所以發不出聲來,並且,這啞疾似乎在發育的時候就已落下,因此很難治愈。”

生帶啞疾?很難治愈?康熙心底微微泛疼,他子嗣不豐,今年已經二十五了才三個阿哥,好不容易盼個兒子,居然是個帶殘疾的,而且還是他和表妹的孩子。

康熙沉默了半響,“盡力醫治吧。”然後看見貴妃的貼身宮女走出產房,便知裏麵已經收拾妥當,又道,“去看看貴妃娘娘。”

孫之鼎依言進了貴妃的屋子。康熙轉過身,看著太皇太後,猶豫道,“皇瑪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