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殿,楊皇後正在跟李治閑聊。
自從李世民得了中風,言語不便,行動不便,楊妃就一直陪在他的身邊照顧她。對於朝政她一概不聞不問,即便李治登基為皇帝,她也沒有出席。反倒是李治隔三差五的會到千秋殿看望她。因為,在長孫皇後病逝之後,楊妃照顧過他一段時間,也是在楊妃的照顧下李治再能走出生母去世的陰影。所以,在李治的心裏除了自己的生母長孫皇後之外,楊妃是唯一給過他母愛的女人。他打心眼裏也敬重楊妃。
雖然,楊妃不理朝中大事。但對於長安城發生的一切她心知肚明。
但是,李治不像她說,她絕對不會問。
“母後——”李治開口說道,“你最近身體怎麼樣?”
“稚奴——本宮的身體還行,你怎麼過來呢?”楊妃一臉慈祥的問道。
對於李治,跟她沒任何的血緣關係。
但是,李治的淳厚、孝道使得非常的喜歡這個孩子。
再者,他發現李恪也比較喜歡李治,時常會教導李治一些東西,送一些玩具給他。
所以,楊妃對李治也很疼愛。
“母後,兒臣睡不著,就想過來跟母後說說話——”李治做到楊妃身體小聲的說道。這時,他哪裏有一點皇帝的樣子,根本就是一個受了委屈的孩子。
“稚奴,你是不是有什麼事情想跟母妃說?”楊妃一眼就看出了李治的心思。
“母後——”李治欲言又止。
“是不是你三哥的事情?”楊妃主動開口道,她清楚李治難以開口。
“母後,稚奴這段時間非常想三哥。稚奴不想當皇帝的,是舅舅——是長孫無忌逼迫我的。”李治委屈的說道,“稚奴很喜歡繪畫和書房,稚奴還想去太原的漢學院,哪裏有很多的老師,他們可以教稚奴很多東西——”
“稚奴,母妃知道你心裏非常害怕,你放心,你三哥很疼愛你,你們是兄弟——他不會對你做什麼呢。”楊妃安慰道,作為李恪的生母,她很清楚李恪的性格,李恪發兵長安城,就說明他有把握。
隻是,作為大唐的皇後,作為母儀天下的皇後。
她的內心深處還是不想李恪用這樣的手段獲得皇位,這會對他的聲譽產生極大的影響。就像她的父皇隋煬帝,部分人都說他是弑父奪位。但楊妃心裏很清楚,他的父皇根本就沒有弑父,這是當時為了滅掉大隋,各路叛軍造謠的。
當前的局麵她分析的也很清楚,長孫無忌已經走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因為,除了太宗皇帝李世民之外,沒有人能夠對抗的了李恪。其實,對於李世民的病情,她心裏很清楚。
當初,李世民在剿滅了李承乾的叛亂,在大殿上叱問他的時候,李承乾主動的承認了自己的謀反罪名。這讓一向溺愛李承乾的李世民受到了很大的打擊,再加上他本身染了風寒,身體就很虛弱,這樣的打擊才造成了他現在的病情。當時,皇帝病危,在言語還沒有受到障礙的時候,長孫無忌是最後一個見過見過皇帝的人。所以,在皇帝不能言語的時候,他就說出了皇帝的遺詔,冊立南王李治為太子。長孫無忌的大唐的元老,是太宗皇帝的左膀右臂,朝中除了房玄齡之外沒有人能抗衡他,即便魏征也不行。所以,在這種情況下他說出皇帝的遺詔,誰又不信呢?所以,李治就這樣被冊立成為了皇太子,繼而成為了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