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李恪從太原出發,率領萬黑騎軍、兩萬鬼麵騎和一萬狼騎營兩萬黑騎軍,七萬大軍浩浩蕩蕩的殺向了長安城。
因為,太原是李恪的發家之地,對李恪而言特別重要。
所以,這次出兵長安,李恪將一萬黑騎軍鎮守太原城,讓任虎負責統領。自己則是率領陳其、裴行斂和薛仁貴、哲羽、侯虎等大將緩緩向殺向了長安城。
李恪很清楚,這支發兵長安是他的生死之戰,陳其是他的頭號戰將,絕對不能將他留在太原城。
但是,這支全副武裝的精騎行進的速度非常的慢。
因為,在大軍的身後,由兩匹健壯的戰馬拉著的十輛大車緩緩在移動,車輪深深的陷入了大道的泥土中,車上用雨布蓋住,裏麵是對麵東西,誰也不清楚。
而且,在這次發兵長安城,李恪還是特意帶上了皇家陸軍學院的部分學員,他他們一共有一百名。全都傳神筆挺的黑衣衛軍服,騎馬走在十輛大車的身邊。
北王發兵長安城,這個消息不脛而走。
沒用幾天就傳遍了大唐的北王重鎮。
是以,出了太原府,沿途的個州縣都不敢阻攔這支精騎,任由他們通過。
其一,這些地方屬於並州大都督治下,都是李恪統治了十多年的地方,官吏都是李恪的心腹。其二,北王李恪的赫赫威名還有他身邊的黑衣精騎,讓守城的將士們不敢與他對抗。
所以,大軍雖然行走的非常緩慢,但一路上沒有受到阻攔。
但是,李恪並沒有眼前自己的有利局麵而沾沾自喜,反而憂心忡忡。
因為,他知道長孫無忌身邊有不少軍中老將,長孫無忌又不笨,他們自然知道在並州腹地阻攔自己,那是沒人任何勝算的。所以,他們會將主要的戰場設在蒲州以及長安一線。李恪還是非常清楚長孫無忌的個性,以現在李治的太子之尊,再加上李世民重病不理朝政,他可以任意調動全國的大軍,除了西北的精兵和揚州以及益州兩路的大軍。
所以,李恪知道自己麵對的壓力有多大。
他的拿自己黑衣衛的七萬大軍在對抗長孫無忌和李治的數十萬精兵。
所以,李恪一路上的心情非常沉重。他自己也沒有想到會走到今天的地步,會跟長孫無忌兵戎相見。然而,自己不這樣做,又能怎麼樣呢?李世民現在中風,已經失去了語言和行動能力,讓李治登基的話,朝堂上還不是長孫無忌說了算。而以自己跟長孫無忌之間的仇恨,自己還有活路嗎?與其今後被他逼反,還不如現在就發兵長安城。勝了的話自己就是大唐的皇帝,敗了話就敗走西北。以自己在西北的經營,絕對能夠達到自保。
李恪大軍一行走了將近八天的時間,這才到了蒲州城下。
蒲州城城門緊閉,城頭上錦旗招展,槍戟林立。
其中,城牆的最中間的位置一麵帥旗迎風飄揚,上麵寫著一個大大的“李”字。
李恪清楚,這肯定是李績的帥旗,李恪肯定在蒲州城。
果然,城頭上出現了一眾人,為首的大將便是李績。
李績今天穿著厚重的盔甲,威嚴的目視城下的李恪,靜靜的不說話。
李恪也就這麼靜靜的目視李績,兩人的目光相撞,李績隻覺得自己的眼睛被李恪的寒光刺疼,收回了自己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