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電話裏已是哭腔一片,好半才漸漸聽得清楚,“除此外新定、威遠在戰中中彈沉沒,威武號重創擱淺,海籌、海琛號也都沉沒了,現在還能動的,就隻有新鎮跟威震、海容三艘大艦……”
李漢拿著電話筒的那隻手一陣顫抖,他知道,為了重創日本海軍,同時也是為了讓其他列強在戰後放鬆對民國的警惕,他強令海軍出戰並受損,就是為了在以後十年不造大艦、不發展海軍,好令英美等國把警惕的目光轉向海洋強國日本。毫無以為麵對陸權強國中國,日本想要北上大陸的戰略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再想發展起來就必須與英美兩國激烈摩擦,向東南亞、南亞甚至大洋洲、太平洋上發展。
這是一個萬難的選擇題,他選擇了犧牲海軍完成民國的未來戰略,隻是……
長歎一口氣,他這才對著電話道:“讓那邊加緊統計海軍戰死將士的身份,國家不會辜負任何一個勇士,他們為民國的未來而戰死,他們的未來就交給民國吧!”
“是,我一定督促前方加快統計!”
湯薌銘應了一聲,又問道:“大總統,我方在戰後俘虜日本落水海軍水手兩千多人,您這些個人該怎麼處理?”
李漢眼睛一寒,壓低了聲音:“告訴前線,做得幹淨一點,我不想讓一個日本海軍士兵活著回到日本,成為未來日本海軍再一次壯大的骨幹……”
“是,我明白敢這麼做了!”
“另外……”李漢還不放心,“你立刻通知前線,讓潛艇部隊跟水鬼出動,對沉沒的日本戰艦進行二次摧毀……”
盡管海戰地點位於民國海域內,但以民國的羸弱海軍,是根本無力阻擋日本在戰後將這些個沉沒的戰艦再打撈出來修複使用的。李漢就是擔心這一點,他要的是日本的海軍實力在五年內都難以恢複,而民國則可以利用這五年的時間大肆發展潛艇跟魚雷快艇,同時依靠著海防陣地跟陸航戰機,拱衛近海防線的完整,全力發展民國經濟。
“是!”
一個電話足足打了十幾分鍾,李漢才剛掛上電話不久,總參那邊的人就趕到了總統府,正是總參謀長蔣方震親自過來的,一臉的喜色怎麼也掩不住。
“大總統,捷報……”
人才剛踏進他的辦公室內,就聽他激動的高喊著,把抱著的文件袋遞給他,“海軍部那邊應該已經給您打過電話了吧,這裏詳細的戰報,大勝……根據前線的戰況顯示,我海軍勇士一戰擊沉了約高達三十四萬噸的日本海軍戰艦,令其海軍規模足足縮減了接近四成。日本現在剩餘的艦隊要駐守本土、台灣、太平洋各國島嶼以及東印度群島殖民地,除非日本政府能夠狠下心來,放棄了海外殖民地尤其是東印度群島殖民地,否則以日本人現在的海軍,已經不可能再組織一支強大的特遣艦隊威脅我陸軍作戰了……”
這確實是個好的不能再好的好消息了,終於收到了這個等待了幾年才等到的好消息,李漢跟蔣方震又交流了一些後續戰略的看法之後,便難掩襲來的困意,上船和衣睡了幾個時。
第二,在李漢的示意下,政府的咽喉報紙《中國之聲》上,赫然已經登出了“黃海大捷”的爆炸性新聞,將海軍伏擊日本特遣艦隊,除了少數幾艘戰艦逃走外,幾乎全殲日本特遣艦隊的爆炸性新聞報道了出來。
新聞一經見報,頓時在國內掀起了一波巨大風暴,從西安到北京,從奉到香港,短短一之內,盡是談論這件事的聲音。
起先,國內大多數的國民還是將信將疑的,但隨著越來越多的自前線拍發過來的照片,跟從日本傳出來的新聞也都證實了這一件事情,民國、乃至整個東亞甚至世界,頓時嘩然一片,實在難以想象海軍羸弱的民國,竟然重創了海軍強國日本。
民國上下,隨著接連的大勝傳來,國內上下一心,三軍將士幹死,民心可用。
趁熱打鐵的聲音李漢還是懂得,為了向日本表明中國的戰爭決心,他一邊下令陸軍擴增,於年底前擴增三十個主力師,將用於東北及台灣戰事,並向蒙古軍區跟華東軍區各自下了一道命令,再次從兩大軍區各調遣一個主力師趕赴東北前線整頓;又從西南、華南軍區各自再抽調一個主力師趕赴福建休整,同時命令四川、湖北、安徽等省軍工廠開足馬力,一列列軍列滿載著軍火,向著東北跟福建集中,大有一鼓作氣將全殲朝鮮半島日本,並趁機收回兩地的氣勢。
同時,李漢再次強製動用總統令,下令各地建設集中營,強令逮捕民國國內全部日本人,強行收編後在皮鞭跟刺刀、槍械的威逼下進入礦山等地服役,稍有不服從便是鞭打、刑罰,並以總統府的名義下達全麵沒收日本在華一切資產的命令,同時又對在華外國人放出風聲,所有一切有日本人參股的企業跟洋行,民國係數不承認。
眼看著中日兩國的敵對日重,同時民國對日本的敵視態度也漸漸有走火之勢頭,很可能會波及到在華其他國家跟勢力。畢竟早年列強各國為了協調各國關係,共同宰割肥羊--大清,在日本經過明治維新強大之後,尤其是日俄戰爭之後,幾乎列強每一次在華興風作浪,搞殖民掠奪都少不了要帶上日本。可以,帝國、主義列強各國之間的利益糾纏,遠遠比外界所知道的還要深得多。
眼看著民國要對日本‘斬盡殺絕’,唯恐自己的利益遭到了損失,同時也是擔心中日交戰進一步升級,日漸民族主義高漲的中國會趁著西方列強各國在歐戰中打得筋疲力盡衝他們開刀。各國在華大使很快認識到了,他們已經不能再坐山觀虎鬥,否則再不調解,很可能殺紅了眼睛的中日兩國之間將不再有任何顧忌。日本的海軍報複起來,將斬獲蔓延到民國的東南沿海等列強利益所在的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