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黑白兩道
第二年的秋季,省裏的一個偏遠地區發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山洪,使河水暴漲災害,淹沒了沿河一帶的十幾個村莊。災害過後的幾天,台裏接到群眾舉報,說某縣某鄉受災群眾仍沒有得到救濟物資,許多人吃不飽穿不暖,缺醫少藥,正在遭受苦難。台裏的人很吃驚,讓我和小靜去受災區采訪救災的情況,並核實這個情況是否屬實。因為據此前的當地報道說,那裏的災民已經受到了當地政府的妥善安置。我們領受任務後本想悄悄的去那個地方,所以誰也沒告就出發了,但沒想到是,我們的小車剛進了那個縣城,就被靜候在路邊的縣政府辦公室主任和縣電視台負責人等給迎接上了,看樣子他們已經等候多時了。不用猜,肯定是有人把我們的行蹤和此行的目的透露給他們了。小靜輕輕問我怎麼辦,我說:既然我們已經暴露了,就入鄉隨俗,見機行事吧。
和他們的人到了縣政府,縣長親自接見我們,熱烈握手歡迎後,稱讚我年輕有為,誇小靜能幹漂亮。寒暄了一陣便午宴招待,接下來是向我們介紹該縣受災情況,他們麵對災害是如何根據預案,采取了哪些措施,進行了一二三等等部署行動,說得頭頭是道,活靈活現。不僅如此,縣長和縣民政部門的領導又陪同我們就近采訪了幾個受災的村莊,果然如他們所講的,受災區的群眾有吃有穿有住處,有傷病的群眾還能得到救治,甚至有保險公司都開始進行調查,考慮理賠的事項了。走訪到下午5點多,拍了一些片子,縣裏領導不罷休,還要安排我們采訪好幾個地方,其中一個地方還比較遠。我看著表漫不經心的說,剩下的地方就不看了吧,看來你們在這裏的工作都做到位了,如果有時間的話,我想去某某鄉看看,看完了我就連夜趕回A市,就是不知道那個鄉離縣城近不近。我說的某某鄉,就是有人舉報的那個地方。縣裏的幾個人異口同聲的說,那個鄉離縣城遠得很,有一百多裏地呢,而且路上泥濘也不好走。今天是絕對趕不及了,如果要看,隻有明天或者後天。我笑了笑,就和他們握手告別,他們一再挽留我們住一晚再走,我表示需要趕回去發稿,堅決要走,他們說那就不客氣留我了,但為了表示謝意,送我們幾份當地的土特產,還讓縣辦公室主任和民政局長送我們一程。我們表示不同意,但他們不容分說,就半強製性的把禮物放到了我們車上,而且有兩輛小車一前一後把我們的車夾在當中,一直護送到該縣的邊界才停下和我們告別。小靜笑著說:這哪裏是護送我們回程啊,分明是押解我們出界嘛!
我也笑著評論說:我們是享受了特殊的禮遇記者,應該銘記在該縣縣誌裏。
說笑了幾句,我告訴司機:殺他個回馬槍,讓他們知道知道我們不是好蒙騙的。
司機哈哈一笑說:就你們兩個不是好惹的家夥,肯定要搞出點名堂來的。
在蒼茫暮色的掩護下,我們又返回到縣城,找了個偏僻的旅館住下,到第二天一早,問了個當地的出租車司機,得知某某鄉離縣城才十多裏地,而且路況也不是很差,於是雇上他的車讓他在前邊帶路,順順利利的趕到該鄉,又直接走進幾個受災村裏的受災戶進行采訪。到了這裏一看,果然如群眾舉報的一樣,這裏的群眾仍沒有接到任何受災物資,不少人家房倒屋塌,隻好露宿外邊,沒糧食吃隻好挖找被埋在倒塌房屋底下的糧食,一些受輕傷的的人沒有藥物治療,受重傷的人都被送到鄉衛生院。我們又趕到鄉衛生院,發現這裏藥物缺少,醫務人員不夠。正在我們采訪的過程中,一個自稱是鄉裏的幹部跑過來責問我們是得到?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