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六、終章(1 / 2)

一六六、終章

老台長也是現在的副廳長,看見我後過來和我握手,祝賀我的同時對我說:希望你再接再厲,在創作出好產品來。另外,你不要光宣傳外地的好處和優勢,能不能給自己省城的事情做點宣和貢獻啊?

我剛要說什麼,省委宣傳部的一個副部長在一旁接口說:對呀,我們省也有不少閃亮點,有不少值的書寫地方,為什麼不能做點文章呢?這些事就來靠你們去做、去宣傳的啊。這也是你們的責任啊。

我感覺到領導們對我提出了新的要求,於是想了一下,說:非常感謝領導的鼓勵和支持。既然領導說到這了,那我就一個記者的責任和能力,盡力去做吧。

說實話,以前領導下任務的事情常有,不管危險的也好,難辦的也好,我都毫不猶豫的點頭答應,但這次領導雖然以商量的口氣來點題,有點類似學校時老師布置的一道做不做你隨意的命題作文,但我卻不能馬虎大意。一來這裏包含了領導的一點希望,二來這和以前我接受的任務是不一樣的,具有創新的挑戰性質,所以我回答得比較謹和保守。老台長聽我的口氣沒有拒絕,知道我沒有一定的把握,就說:如果有什麼困難,可以找我嘛,我能辦得就一定會給你解決。

回去後,我捋了一下思路,想到首要的問題是,如何給本省本市做文章呢?第一,給本省做文章顯然太大,我個人力有不逮,也辦不到,看來隻能做以點帶麵的事情了。第二,我能做的事情也隻能限於文化產業方麵的事情。我在A市跑了幾天,又查了查A市的曆史資料,經過思考,我認為隻能搞一部電視劇,通過電視劇來宣傳我們這個地方,這是我能運作到的事情。接下來的問題是,要宣傳本地的什麼東西?我把視線落在了離省城有30公裏遠的某名勝城鎮上。這個城鎮在曆史上也曾是文化、商業的繁華之處,但在近代以後卻沒落了。我的思路清晰了:應該以這個城鎮為背景,編寫出以兩個家族的兩個代表人物及祖孫三代的是非恩怨為脈絡的故事,通過反映清、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三代曆史對主人公起伏跌宕的命運,也反映出該城鎮的興起和衰落,以此宣傳本地的名勝和文化,讓大家更多更好的認識和了解我們省城,也帶動、促進旅遊業和經濟的發展。我興奮的給董科長打了個電話,問他能否給找個作家,董科長問清我的意圖後,讓我去文化局和柴局長談。柴局長此時已經由副局長晉升為一把手了,他聽了我的來意,很是讚賞我的思路,馬上給我推薦了A市著名的作家高先生。當我見到高先生,把我的想法和他一談時,巧了,高先生也正在思謀著寫一部表現本地曆史人情的小說,並且已經搜集了一部分資料和素材。我告訴他,如果按照我的思路來寫故事劇本,那我促成拍出一部電視連續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