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這場景和對話都被如實的拍攝和記錄下來,成為很好的素材。我和小靜回到那個避暑山莊與葛光耀、楊國誌會合後,收拾了行裝退了房正準備回家時,一輛小車開來了,下來兩個人,其中一個戴著眼鏡年約50歲的幹部,見到我們後自我介紹說是該縣的宣傳部長,問我們是不是來這裏采訪的記者,是哪家媒體的記者?我和小靜掏出記者證和介紹信,他細細看過後退還了我倆的記者證,並熱烈的握著我倆的手說:哦,你倆就是張曉軍和小靜啊,久聞大名,歡迎你們來我們這裏。
然後他以謙恭的態度說,他願為我們提供服務,介紹情況。我也客氣的說不必了,我們正準備回去。宣傳部長笑著說:你們不必客氣,就把我看成是你們的秘書吧,有什麼需要就直接和我說,我給你們提供方便,解決問題。
我的天!一個縣的宣傳部長在縣裏也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以他的年齡、身份和地位,屈尊對我這樣一個年輕的普通小記者說出這樣的話來,實屬無奈。如果不是為了維護本縣的利益,出於保護本縣經濟發展的動機,他是不會輕易放下身段,向我這麼表白的。但我也是為了工作,為了維護更大、更多的群眾利益,不得不婉拒他的好意。他一再堅持要我們去縣城,說代表縣裏招待我們這些客人,如果我們不去,就是看不起他們,就是不友好雲雲。我們僵持了一會,我覺得這樣僵下去也不是個事,何況他們畢竟不會設鴻門宴來對待我們,所以就答應同他走。路上他說要帶我們去縣裏最好的飯店,我一聽就立即反對,說到附近的一家小飯店就行了。爭論的結果是雙方妥協,我們來到一家不大不小的中等飯店。點菜的時候,我們又發生了一點爭持,我要點些便宜的、家常的飯菜,而宣傳部長要點高檔、貴重的飯菜,他的理由很充分,我們是好客的,慢待了客人是不禮貌的,來到我們這裏,就應該客隨主便,要嚐嚐我們這裏的特產。席間,部長和我們大談該縣的發展,談縣裏目前的存在的困難,談該縣發展到今天很不容易,希望我們媒體的理解和支持,更希望我們在某些問題上高抬貴手,理解萬歲嘛!談到動情處,部長的眼眶裏竟有點潮濕了。我開始還點頭,後來則默默無語,感覺如坐針氈,吃到最後,滿桌的飯菜竟難以下咽了,連楊國誌也頻頻點頭,對部長的一席話表示理解和同情,更不用說葛光耀他們幾個人了。
回到台裏,我把我們采訪到的情況如實的報給領導,台領導對我們讚揚了幾句,經過一番研究,就把這篇采訪報道就給發了。電視台報道了這則消息以後,該縣的宣傳部長幾番氣勢洶洶的來到電視台和我們台領導理論,揚言要找省委宣傳部,找中央有關部門,反映我們報到不實,說與事實有出入,損害了他們縣裏的清白名譽,不僅大罵我這個記者,還威脅要和我們打官司。最後,迫於各方麵的壓力,台裏不得不采取息事寧人的做法,另派了一組記者公開進行調查采訪,並對外報道說,該縣並沒有發現大麵積使用有害農藥的問題,對個別果農使用有害農藥的問題,該縣發現一起就查處一起,決不姑息,更不護短。這則消息等於否定了我和小靜先前的報道。看完這個消息後,我和小靜相對苦笑了一下,事情明擺著,我們已經是該縣不受歡迎的人了,以後別想再到該縣公開露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