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八、重新奮鬥
那天晚上,我接受了一個女孩的身體。也同時宣布我和若若徹底了斷了。當然,若若仍然是我的妹妹。
擁有了曉燕之後,這裏已經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不光為了我,還有她。
之後我就開始忙於找工作了。工作機會的增長速度趕不上職校擴招,用人單位變的挑剔,社會對專業的需求畸形化。還在98年時,一些高科技公司到職校裏招人,計算機和電子相關的專業經常被包班,不是說這些公司傻了,好壞不分的亂招,而是他們的想法是讓學生在工作中成長為人才,也可能是對職校教育不報太大希望,先招來後自己培養,掌握基本知識就行。隻要不是傻子愣子,人與人之間的能力差異就那麼一兩個頭發絲。後來開始擴招,就不一樣了,招人的大旗一舉,學生排山倒海之勢潮水般湧來,用人單位就開始挑了,第一關篩選簡曆,看專業,看學曆;第二關資格麵試,長相氣質談吐素養機智都要看。如果是招作市場的,從那個學生進門到坐到麵試官旁邊這段時間,答案就有六七成了,第三關考試,筆試完了麵試,麵試完了筆試,暈暈糊糊的,最後拍板。要是早出生幾年就不用這麼麻煩啦。這就造就學生們畢業後就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沒有什麼神通,沒有什麼背景的人,有沒有什麼本事,那就隻能聽天由命被人撥拉了。
我躊躇滿懷的放眼前途。
曉燕想繼續留下工作,自從在一起後和我商量,我說:我沒意見,不過,我答應過爸爸,要給他保留後代,你可要考慮好我們結婚生孩子的問題。
她想了一陣,說:等我兩年在結婚,結婚兩年內不要孩子,好嗎?
我說可以,但還要和家裏說一下。以後兩個多月,我是在人才市場晃當過來的,機會終於來了,省電視台招收新聞采訪和編輯人員,名額隻有30個。我馬上趕過去報名,並在600多名應考人員中脫穎而出,進入了第二輪的麵試。
做好這些必要的準備後,我滿懷信心的進入麵試房間。在一間大廳內,我的前方和左右方坐了十幾個人,聽董科長事前打聽的消息說,這些考官都是電視台中層以上的領導。在一輪專業知識的盤問下我回答得頭頭是道,又一輪文學知識和社會知識的盤問下,我仍然應付自如。最後台長滿意的點點頭說:好,小夥子,恭喜你,你通過了,歡迎你來到我這裏上班!
後來,那個副台長告訴我,我都替你捏著把汗呢,在這批麵試人中,不知怎麼的偏偏對你考得比其他人都來的嚴,來的細致,更沒想到你回答得很出色!
上班第一天,部主任安排我們幾個新人跟攝像組跑外采訪,給人家當下手。我們六、七個攝像組的人坐在屋裏,等待著主持人的到來。等了一會,隻見一個漂亮的女主持人進了屋看了看,對我們一指,說:這兩個人跟我走。
我們兩個人一個扛攝像機,一個提著攝像包,緊跟她上了一輛小車就出發了。這個情況讓我感到十分可笑,那女主持人的做派就象一個進歌廳消費的老板,而我們等待在那裏就象歌廳裏任人挑揀的小姐在等待接客。那女主持人問我:新來的吧?
我說是的,第一天上班。漂亮的女主持人以過來人的身份感慨說:啊,當初我來電視台的時候也是像你們這樣年輕的,那時我幾乎什麼也不懂,好在我還是努力學習的,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可惜已經成了半老徐娘了,歲月無情啊。
她感慨著,陷入了沉思。我知道這些女主持人就是吃青春飯的,過了年齡,隻能幹其他業務一類的事情了。
那天采訪什麼我已全忘了,唯獨就記住了這兩個細節,以致我在幾年以後也記得非常清楚。我的記者生涯從此就開始了。過了幾個月,我很快就從菜鳥變成為采訪的得力人員了。這得益於一次突然安排的采訪行動。那天我們照常正坐在屋裏等待外出采訪任務,其他的幾組都出去了,就剩我和搭檔——一個快30歲的老記,無聊的看著電視。忽然部主任從裏屋出來,吩咐我倆速去某派出所聯係警力,有群眾舉報說在他們管區的一座寫字辦公樓裏有家叫《法製新聞》的報社招收記者,還賣記者證,1000元一本,估計是假證,也許連報社都是假的,要我們搞好這次采訪。我們迅速坐上小車來到某派出所,把掌握的情況和所長一說,所長很重視,安排副所長和幾個幹警跟我們一起出發,趕到那座寫字辦公樓下。我們商量,由我以學生的身份假裝去應征,副所長身藏微型錄音機以我哥哥的身份陪我上去,套取好證據後給他們手機打電話,然後他們就衝上來堵住屋門進行檢查。我和副所長上了二樓,在一家掛著《法製新聞報社》招聘部牌子的屋門前停下,敲了敲門,有人讓我們進去,推門一看,這是裏外間的格局,透過半掩的門,可以看到裏屋是間20來平米的小屋,放著一張大寫字台;外間是間30多平米的房子,兩兩相對放著六張辦公桌椅,還有幾個書櫃立在牆角,有4、5個人正埋頭忙著什麼,其中一個三十多歲的男子問我們有什麼事,我說是來應聘當記者的,他問我是怎麼知道的,我按照事先商量好的說法告訴他們:是朋友介紹來的。